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你好老师,关于国际运输服务中,计算免抵退税时为何只算出当期应纳税额就行了呢,不需要再计算出口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以及当期免抵税额或留抵税额的吗
请问老师,资产负债表中应交税费是负数,因为当月有留抵税额,请问我需要调表吗?
老师 出口退税计算出来的应纳增值税额是负数是不是可以当做留底税额
请问老师,年末应交税费余额为负数,是不是就代表年末留抵税额?
 
                老师,请问一下一个公司采购办公用品和劳保用品合计4万多元,需要做一个合同吗
请问下入职体检费用我们以前的公司是接受个人抬头的发票报销的,入职工福利,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现在我入职了一家上市公司,他们要求我的体检必须开具公司抬头的发票。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收到货款,客户说不要票了怎么办,一直挂预收么?
净负债的内在价值等于账面价值,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KTV唱歌在美团上售卖,这属于电商吗?数据会推送到税务局吗?
免费的财务软件有哪些
老师,您好,想请教一下G&F和EXW出口报关单上有杂费或运费怎么开出口发票呢
公司是生产出口企业,国外客户是类似于批发商城的性质,因为政治原因,无法支付我司货款,委托第三方,就是客户的零售散户直接支付给我司货款,请问这样合法合规么?如果合规我司要办理哪些手续来满足收款条件,有什么注意事项么?
员工在个人所得税app投诉三四年前工资与到手不相符怎么办,怎么补救。查看了是多报了。没产生个税
请问一下公司原始凭证报销单一定要拿给代记账公司吗?
您好,74题计算时第二步当期应纳税额是负数就代表不需要交税,而且是留抵,具体来说当期应纳税额等于内销销项税额减去(当期进项税额减去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再减去上期留抵税额,套入数字就是100×13%-(26-8)-6等于13-18-6等于-11万元,这个-11万元就是期末留抵税额,说明企业当期不用交增值税,这11万可以留着下期抵扣或者用来算出口退税
那第三步当期免抵退税额就是代表应该退回的税款对吧?
您好,不对,第三步算出的当期免抵退税额不完全是应该退回的税款,它只是一个退税的上限,实际能退多少还要看你留抵税额是多少,要拿免抵退税额和留抵税额比大小,哪个小就退哪个,比如这题免抵退税额是200×9%等于18万,留抵税额是11万,所以实际只退11万,剩下的7万叫免抵
7万免抵是什么意思?是退11万后还要7万的税吗?
朋友您好,因为成套销售含金银首饰要在零售环节交税,这个环节适用的税率是金银首饰的5%,而珠宝玉石的10%是生产环节的税率,不在零售环节重复征税,所以不能跨环节比高低,“从高适用”只限同一纳税环节内比较,现在零售环节没有10%的应税项目,因此按5%征收
老师,您说的不是我问的问题呀
对不起,我网不好串了,不是的,7万免抵不是你还要交的税,它其实是用出口货物的退税额抵了你内销货物应该交的税,因为你的留抵税额只有11万,不够全部退完18万的免抵退税额,所以多出来的7万就当作你内销已经交了税,这个免抵税额是你计算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基数,但增值税本身你一分钱都不用再交了
那如果第二步算出来是正数11万,会怎么样呢?
您好,如果第二步算出来是正数11万,那就说明你内销的税不够抵,当期需要先交11万的增值税,然后第三步再算免抵退税额,用免抵退税额减去这11万应交税额,剩下的部分才是真正能退给你的税,比如免抵退税额是18万,那你实际能退18-11等于7万
那附加税就以11万为基础算了是吗?
您好,不是的,附加税不是以11万为基础算的,而是以那个7万的免抵税额为基础算的,因为11万是你实际要交的增值税,附加税是按你免抵的这部分税额来计算的,不是按你应交的增值税算的
为什么附加税不按应交增值税算呢?
您好,因为附加税的本质是费,不是税,它是跟着实际享受了公共服务和税收优惠的金额来收的,那个7万免抵税额,虽然你没真的交出去,但它相当于国家用出口退税的钱抵了你内销该交的税,让你享受了税收优惠,所以附加税就要按这个享受优惠的金额来算,而不是按你最后实际要交的11万增值税来算。
那实际交的11万不用交附加税吗?
您好,当然要交,实际交的11万增值税也要交附加税,所以总的附加税是按你实际交的11万增值税和那个7万免抵税额加起来算的,也就是总共按18万这个基数来计算附加税,这样既保证了你实际交税的部分要交附加费,也让你享受税收优惠的部分承担了相应的附加费
好的,明白了,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