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小李月薪3万元,父母都已年满60岁,可以扣除赡养老人的2000元专项扣除,并且有住房贷款要还,还可以扣除1000元贷款利息,所以他每月的专项扣除费用为3000元。 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他每个月的应预扣预缴税额为:(假定按照北京五险一金扣除比例22%计算) 1月份:(30000-30000*22%-5000-3000)*3%=462 2月份:(30000*2-30000*22%*2-5000*2-3000*2)*3%-462=462 3月份:(30000*3-30000*22%*3-5000*3-3000*3)*10%-2520-462-462=1176

我同时打两份工其中一个临时工,一个工资开到手2200多一个临时工开到手也是两千七八。说我工资总额超过六万需要交个税?怎么交应该交多少?
请问,工地上打电话工资超过八千,个人所得税是怎么算,假如打一万八,应交个人所得税多少
老板之前工资是一万 前两个月听别人说一万八加计扣除了企业所得税能少交点 做的一万八 第一个月个税两百多 这个月的个税六百多 这个月工资表要是在做一万八下个月个税就到一千多了 所以老板问我怎么样合适
开了一张19万八千的普票,增值税交了1900请问个人所得税应该是多少
个体工商户按定期定额征收个人经营所得,月不超过八万,季度不超过24万免征个人经营所得,这个季度开了30万想问一下个人经营所得应该怎么算,交多少,之前的报表征收率为5%,不超过24万就是0
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个关于成本模式下自用房地产和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问题。甲有一管理用办公楼,原价800万元,累计折旧200万元,计提减值100万元,现转为出租(成本法核算),求相关账务处理。在转换日房地产的账面价值是800-200-100=500万元,以500万元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为什么会计分录不是借投资性房地产500,累计折旧2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贷固定资产800而是借投资性房地产800,累计折旧2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贷固定资产8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00,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100,投资性房地产是从转换日才开始存在的,以前都是自用房地产,在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这一刻哪里来的投资性房地产折旧和减值呢?
老师一个产品它有多种规格,有时候甚至会有两种以上价格,我要怎么样快速计算产品价格,同时它也涉及到了一个数量的问题,(它不单单有时只是一个数量),用什么样的逻辑去快速解决这个计算问题,还有一个快递费用快速计算,以及货款跟运费的汇总。请提供很清晰明了思路及操作步骤
你好,残保金怎么申报
老师好,我们是小微企业。 公司买一个小冰箱,900元 ,普票,给办公室使用。 可以不计入固定资产,直接计入管理费用_办公费 吗?
老师,附了凭证后面的是明细回单专用章还是明细对账专用章?
老师,现在平台不是会给税局推送数据嘛,那我们初创企业一开始肯定是要刷单的,而且数量还不会少?这种怎么处理好?要不要做收入?税局对刷单是什么态度?
老师,公司做外贸出口,给货运代理公司付的货运代理费怎么入账
有形动产经营租赁*机械租赁服务费,老师 我们公司没有机械,机械也是租赁来的,那可以按有形动产经营租赁开具发票。
老师 我们供应商从厂家进购成本进价是27售价59 ,我们再卖给超市进价都要怎么求?
收到工会退款,应该怎么做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