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 第一个分录是调整出售部分的增值产品,第二个分录是权益法下投资收益调整,第三个分录是抵消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和母公司长投。第四是相关损益的抵消分录。 宣告分红的200是减少了的,直接是按扣除后的调整投资收益的。
老师,调子公司的账时为什么是答案中所示,看不懂,那样调完调整后净利润不是应该减200吗?
老师我发的3张图片中,帮忙看下安利中(2)的会计分录,不是简易计税吗?为什么计算出来应交税费-简易计税82.57 怎么计算出来的,老师2的会计分录为啥用工程结算 ,我换成主营业收入可以吗? 老师5的会计分录不理解,给讲讲嘛?实际工作中,老师您用那个会计科目。借方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这不是分包方计算出来的吗?不理解还冲减工程施工 6)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不列吗?不理解? 另外老师比如进项留底,一个项目是简易计税,另一个项目一般计税,能抵扣吗?老师同一个公司,项目不同还可以用两种计税方法啊?不理解 分部回答,看完图片谢谢
不悔老师麻烦回答下, 虽然下面是两个问题,但我觉得是相关联的 1. 合并底稿中: 子公司净利润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内部交易产生的利润也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吗? 2. 内部交易抵消,如果是涉及到子公司合并日那天的公允价值的话,需要先公允价值调整吗?比如子公司的存货合并日那天的公允是1000,账面价值是800,但是内部交易时子公司个别报表层面做账是 借 主营业务成本 800 贷 库存商品 800。我需要先都调整成 借 主营业务成本 1000 贷 库存商品 1000,再做抵消分录吗?
老师,这题第三问,期末资产负债表日,与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有关的分录,那个成本法调权益法,不是利润应该要减掉内部未实现的10%,所以乙公司实现净利润应该是800-10=790万元,分录为, 借,长投711 贷,投资收益711 对吗?但答案不一样,麻烦帮忙看看,我是哪里理解错了?
底稿中对母公司的长投做调整分录是不是下面这样的? 1. 对初始确认的长投进行调整: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如果是权益法长投作为对价,公允和账面价值差额) 贷 营业外收入(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2. 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分红 借 投资收益(子公司分红*持股比例) 贷 长投 3.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净利润等(假设都是利得)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贷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综*持股比例) 贷 资本公积(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持股比例) 然后,把调整后的长投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 借 实收资本 借 资本公积(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其综(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盈余公积 借 未分配利润(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贷 长投(个别报表长投+进行前面那些分录调整后的) 借 商誉 (或者 贷 营业外收入) 贷 少数股东权益(差额) 老师,我上面的分析对吗?
在2017.1.1工作底稿中分录是借存货100,贷资本公积100可以理解。第一个分录调子公司账时为什么要借营业成本,贷资本公积,借营业成本,贷存货?调整后净利润600-100,按答案中分录不是应该600-200吗?
您之前增值正常的调整分录是 借,存货 贷,资本公积,现在由于这个存货出售了,那么就用营业成本代替存货,所以是 借,营业成本 贷,资本公积
除了一个借营业成本,贷资本公积,另一个借营业成本,贷存货怎么理解?
这个是出售的时候,这个存货不存在了,做的补结转成本的分录。个别报表没有认可这部分,合并报表认可补结转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资本公积是增值部分出售的,和下面借营业成本,贷存货感觉多记了一次成本,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只减了100,没减200
你个别报表结转成本是按账面价值结转的,合并报表结转成本要按公允结转,所以要补一个结转成本的差额分录
两个营业成本共200,为啥只减了100
第一是调整资本公积,第二是结转成本,两个 事情
但是两个分录共两个营业成本,共200,调利润时为啥只减了100
你这里本就只影响100的利润啊 资本公积之增至100
借营业成本,贷资本公积,成本增加100,利润减少100,资本公积不影响利润,借营业成本,贷存货,成本又增加100,不就共200
借,营业成本(存货) 贷,资本公积 这里分录原型是存货,这里调整不影响利润 影响利润的只是后面结转 借,营业成本100 贷,存货100 这里才影响
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的利得为什么没在调整利润时体现
后面有专门抵消分录抵消,不再投资收益时调整
就是调利润时不考虑内部未实现,后面专门抵消?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