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使用免抵退税政策是根据期末留抵税额计算退税 外贸型使用免退税政策是根据采购进项发票来计算退税

老师,生产型出口可以退税商贸型出口不可以退税?
委托加工生产的出口是生产型出口退税还是外贸型出口退税
生产型出口和贸易型出口哪种退税划算?易操作
老师,生产型的出口退税企业能报商贸的出口退税吗
老师,生产型企业外购货物直接出口的,可以申请出口退税吗?
老师您好!我们给甲公司付款,乙公司和我们签合同?这样合理吗? 然后甲公司给我们出具发票,
老师什么情况下一家供应商只能开1个点的专票?为啥不能开3个点的专票。请老师详细说一下。
请问老师,保险公司退费,入到哪里呀
你好,假设客户按收款额24857.82给我开票,我要求稅平摊,(不用含附加税)客户要怎么给我开票,计算方法是怎么算的,6%的税率
实缴资本实物出资购买设备时发票开给法人还是公司呀
老师请问总分公司所得税合并申报,所得税在总公司申报,分公司所得税分配缴纳是什么意思啊
老师 参保金的计算公式可以给一个吗 包括人员数量的计算公式
暂估了成本,借:工程施工,贷:应付账款。汇算没有收到发票,全额交税,怎么账务处理,需要冲暂估吗?
老师,携程平时都有扣我们平台费,这个周期不扣反倒是平台费为负数,我问了,他说以后也不会在其他平台费里冲减,那我这么做账合适不,我也做了冲减平台费
开具代理记账发票给别人发票填什么项目?
生产型企业如果没有留抵税额就不能退税?
没有留抵税额,就无法出口退税,退税是退的留抵税额
我们既有内销又有外销,怎么计算?
稍等我给你找个例子吧
执行的是免抵退,外销免税,所有材料进项税大于内销销售税的金额就是应该退的部分
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7年6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不含税),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6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9%,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 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源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 贷:银行存款5850000 2. 产品外销时,免征本销售环节的销项税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24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4000000 3. 产品内销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 4. 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600×(17%-9%)=48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48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0000 5. 计算应纳税额。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2B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2B5-48)=9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90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90000 6. 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90000 贷:银行存款90000 依上例,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不变,则1至4步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 5.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2B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2B5-600×(17%-9%)〕=-46万元。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不需作会计分录。 6. 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600×9%=54万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26lt;当期免抵退税额54万元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54-46=9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 4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9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40000 7. 收到退税款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460000 贷:应收补贴款460000 依上例,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200万元,其他不变,则1至4步分录同上,其余5.6.7步账务处理如下: 5.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2B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200%2B5-600×(17%-9%)〕=-106万元,不需作会计分录。 6. 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600×9%=54万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06万元%26gt;当期免抵退税额54万元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54万元,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54-54=0万元。 借:应收补贴款 54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40000 7. 收到退税款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540000 贷:应收补贴款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