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老师,我们公司是生产储能设备的企业,我们会购买一些材料如电芯,集成电路,钢网,微电子,电子元件,温控器等各种物料,还会买集装箱用于组装,也就是这些物料都会放在集装箱里最后变成一个储能产品,可以用来能量储存,会卖给一些有需要储能产品的企业。像这种业务,我们怎么进行成本核算?是在生产成本里面核算吗?然后结转到库存商品,卖出去之后就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吗?因为价值比较大,金额两百多万,这种可以放在生产成本里吗?目前我们就这一种产品,后续有可能也是类似的产品,但是规格型号或者性能不一样。所以我想确认一下成本核算方式。还是作为在建工程核算?结转到固定资产,然后卖出?谢谢老师
各位老师大早上好,我们公司是生产加工布料的,然后也没有个库管做原材料的管理,原材料拉来堆在那里,只是用的时候,想用多少就拿多少,我没有办法做核算,然后我在月底盘了一下库存,只是把剩余的给盘点了一下,发现原材料领用的比例,比生产下来的成品大的多,然后我给老板说了,说是算下来成本大于销价,老板又说机台根前还有没有用的原材料,那么老师,我想请教一下,在没有库管的情况下,没有人做原料的数量统计,这一块我怎么做原材料的盘点核算才可以大致做到准确呢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们公司是布料生产加工企业,只生产一种布料,然后人工工资是定的,原材料也只有一种,再就是机械的折旧费,唯一要区分的就是产品和机械上面还没有生产完的布料,这个我怎么做核算呢,机器工时这一块是不是就用不到了,机器工时这一块的区分是不是针对多品种的核算,请老师指点一下,谢谢
老师,我们公司是生产销售雷达预警系统的,我们买进各种材料比如雷达、线束等配件,部分需要加工的材料发往购买芯片的芯片厂代加工(就是把芯片和另一种材料合成一个新的配件材料),然后发回给我们公司,最后由我们公司把所有的配件材料组装测试,然后销售。我们老板说做不到每一台成品的材料细项都能全部跟踪到位,目前只能根据进出库及销售的成品数据,两头扎住,算成本,我需要怎么做呢
老师,我们公司是生产销售雷达预警系统的,我们买进各种材料比如雷达、线束等配件,部分需要加工的材料发往购买芯片的芯片厂代加工(就是把芯片和另一种材料合成一个新的配件材料),然后发回给我们公司,最后由我们公司把所有的配件材料组装测试,然后销售。我们老板说做不到每一台成品的材料细项都能全部跟踪到位,目前只能根据进出库及销售的成品数据,两头扎住,算成本,我需要怎么做呢
老师早上好,我们公司没有车,控股公司有1台车一直是我们在用,这台车的费用也是在我们公司报销,油费,高速费能计入我们公司的费用成本吗?
查账征收的个体户需要申报哪些税,哪些报表??
老师 营业执照做增项怎么弄?
员工工资到手5000,社保个人部分500公司承担,我把个人承担的500和公司承担的一起计入管理费用 工资表上就是5000,那么汇算清缴500要调增,那么个税按照什么基数申报?
老师,物业公司管理费前两年合同是跟总公司签订的,现在这两年总公司没有业务,业务都分到分公司了,总公司最近都是零申报的,然后今年的管理费的发票还是开给总公司了,从分公司走账可以吗?
查账征收的个体户,要是一个月开票超过了10万,但是一个季度没有超过30万,增值税需要缴纳吗
老师,你好!司机A在我们公司拉了一车货,我们要给A付运输费,但是他是黑户,账户上收不了钱,他委托司机B收运输费,我们将运输费转给了司机B,请问司机A能给我们开运输费发票吗?
老师我单位是商贸企业,对方公司给了一部分返利,让开一张服务费发票,数量我写1,单位可以空着吗,谢谢老师
老师,新起了一个营业执照,公章法人财务章已经印刻完毕了,现在应该是先去银行开户还是先去税务登记?
老师,我们公司是门窗私发零售公司,从今年就没人做账,我刚进去要涉及补账,之前的会计往来科目混着用,同一个客户应收账款贷方和预收账款贷方都有余额,我再补账过程中,还遇到同一个客户交的尾款的话,可以做应收账款贷方,月底结转收入先冲应收账款贷方吗?
您好,成本分类就是料工费 直接材料:板材、螺丝钉按实际采购价%2B运费计入成本 直接人工:生产工人工资社保直接分摊到产品 制造费用:设备折旧/水电费等按产量或工时分摊 2.核算步骤是 采购材料时记录单价和数量, 生产领料按实际用量记账, 月末汇总人工和制造费用分摊, 3.原木采购可抵扣10%进项税(需农产品发票) 成品按13%(一般人)或3%(小规模)开票 设备折旧建议用年限平均法 4.我们要跟踪板材出材率减少浪费 对比标准成本与实际差异
老师,我插个其他问题您在教我核算。我之前是小规模纳税人,现在要变成一般纳税人了,我给别的算成本的话,一般纳税人要比小规模高多少税负?高多少?怎么报价?
您好,1.税负差异核心 小规模:按销售额 3%(或 1%)交增值税,无进项抵扣。 一般人:按(销项 - 进项)/ 销售额算税负,毛利率大于等于23.08% 时税负可能高于小规模。 2.报价关键点 成本按不含税价核算(进项可抵扣)。 含税报价 = 不含税成本 *(1 %2B 利润率)*1.13。 客户要专票按实际税负加税点(3%-5%),不要票可降价至接近小规模征收率报价。
老师,假如我销售五万,购入材料一万,增值税就交4万÷1.13×0.13对不。所得税还是利润的5个点。 小规模不超30增值税没有,所得税也是利润的5个点。 所以我理解的是,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的差异主要差在销项减去进项票上的差额的金额÷1.13×0.13上。主要就是这点。你看我理解对不? 如果进项大于销项的话,那么整体和小规模是持平的。我理解对不?
您好,您的理解对的,增值税 一般人:(销项 - 进项) 差额计税,如销售 5 万、购 1 万(含税),税 = 4 万 /1.13*0.13约=4601 元。 小规模:季度小于等于30 万增值税免,超则按 3% 全额计税。 2.一般人税负取决于进项抵扣,进项大于等于销项时增值税为 0,与小规模免税时持平。 小规模免税有销售额限制,所得税均按利润 5% 算(利润小于等于100 万)。
老师你说的第二点我不理解。我一句一句问您一下,我太想知道您说的是啥了,,给你填麻烦了 ——2.报价关键点 成本按不含税价核算(进项可抵扣)。—~~~老师你说的这句话报价的关键点是按不含税价格核算,就是我怎么知道我的产品不含税价是多少??不要笑我,我是真想搞清楚
您好,不含税价 = 含税价 /(1 %2B 税率) 例:含税采购 113 元,不含税价 = 113/1.13=100 元(13 元是可抵扣的增值税)。 成本按不含税价算:采购花的钱里,只有 不含税价 是咱的真实成本,增值税可抵扣,不算成本。 报价步骤:不含税成本-加利润-算含税价(*1.13)。 例:成本 100 元,利润 20%,含税报价 = 100*1.2*1.13=135.6 元。
妈耶我来不及看你的回答,一看算式您就是掏心窝子给我讲解了,我要给你好评,我去哪里给你好评。还是给你公司写个感谢信呀,负责任的好老师!专业,有耐心,!!!!
感谢朋友,左下角有个评价,点评价,点完评价就会出现五个小星星,把五个小星星全部点黄就行了。如果再没有评价的话,结束问答,结束就能好评。 我的提问-本问题沟通界面,结束提问并评价
我一字一句读了数遍,我好像明白了您上面说的了,其实您表达了两个观点。第一:要是想知道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税负差异就是看销售减购入差额对应的交的增值税(因为所得税是5),第二,您又教我一般纳税人报价主要看看利润率。报出去的不含税价格等于不含税成本➕(1➕利润率)。第三,您又教我两种情况:如果是一般纳税人税按实际税负加点,你告诉我大约3-5个点。。如果不要票或者小规模不超30万就增值税方面不用太考虑,
您好,税负差异看增值税:一般人按 (销售 - 采购)差额 *13% 交税,小规模季度小于等于30 万免增值税,超了按 3% 全额交,所得税都是利润 5%(小于等于100 万)。 2.一般人报价逻辑:不含税价 = 不含税成本 *(1 %2B 利润率),再 *1.13 算含税价(给要专票的客户)。 3.客户要专票,按 3%-5% 加税点(实际税负低可多加);客户不要票或小规模,报价可接近不含税价 *1.03(模仿小规模征收率)。
老师,假如我是一般纳税人,并且客户要票(一般纳税人开专票,普票都要交税吧,所以不分开专票还是普票),报价等于,不含税价×(1 ➕利润率)×1.13还是×(3%-5%,具体按实际税负), 我觉得是×后面的3%-5%吧,然后具体熬实际税负,,,
您好,1.报价公式核心 法定含税价:不含税价 *1.13(按 13% 税率算增值税)。 灵活报价:不含税价 *(1%2B3%~5%)(适用于进项多、税负低时,压低报价吸引客户)。 2.3%-5% 的本质不是税率,是 税点策略 : 如果实际税负低(如 2%),可在不含税价基础上加 3%-5%,既覆盖税金又让利客户
明白了,理论是按13,但是实际都会有进项,所以按3或者5,如果实际税负是2,可以多加点按3或者4来
老师我还没挣大钱,小小心意送您。您说的好透彻!
对对,您理解得很到位 感谢朋友,您太有心了,祝您生活喜乐~
核算分为,料工费的核算,但是具体按怎么核算不知道。比如咱们先拿料来举例子可以么?————第一张是我生产出来的成品,第二三张图片是购进来的材料。 我怎么核算具体?怎么下手?您别看见我发愁,可以先休息,明天回复也行。怎么下手?我就是还是想听您讲讲!跪谢!!
感谢您的信任,先得有个思路,以下是我自己根据工作经验写的,您先理解 一下,具体到公司的业务 我们具体分析,成本核算 大同小异,主要是公司的工艺要了解,才能设计 表格 成本就3大块:料工费,就是您统计的原材料、工资、制造费用 1.原材料不用分配方法,每个产品有BOM,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 乘 产量就是全部用料 2.人工好分配,每个产品多少工时,总工资除本月生产工时就是单位工时 3.制造费用有些麻烦,不是直接的耗用,按生产特点选择分配方法,上面的人工工时也是可以的,或者按完工产品产值,或机器工时。 借:生产成本-原材料 贷: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人工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结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结转 销售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你说的我大概懂,还是不会下手。1.原材料不用分配方法,每个产品有BOM,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 乘 产量就是全部用料 问题一,是不是这种生产产品有物料清单,并且产品规格差异大,的都是用单位所耗用物料乘以产量来算?如果产品规格差异小可以用比例法?老师给我举几个原料按比例法分摊的例子。 问题二,。我还是没听懂怎么分配人工。比如这月工人们工资一共12000。生产出来的三种不同规格产品分别100件,200件,300件。然后呢?
早上好,1.工作按比例不合适(考试中可能有假设前提),料工费,料和工是准确的,能具体到产品的,制造费用才是近似的差不多的分配方法,不管产品的规格差异大小,成本核算就是要相对准确,没有各产品的材料构成,这个成本核算就是没有多大参考价值的 2. 人工不按件来分,每个产品耗的工时都不一样,要按工时来,比如A产品生一件10小时,B产品生产一件5小时,那人工分配A就是B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