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我是一个木材加工厂,就是购进各种板材,各种螺丝钉,然后做各种规格的木框,请问这个核算的的思路大概说说,成本核算这块我怎么操作?

2025-07-02 18:42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5-07-02 18:43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02 18:46

您好,‌成本分类‌就是料工费 ‌直接材料‌:板材、螺丝钉按实际采购价%2B运费计入成本 ‌直接人工‌:生产工人工资社保直接分摊到产品 ‌制造费用‌:设备折旧/水电费等按产量或工时分摊 ‌2.核算步骤是 采购材料时记录单价和数量, 生产领料按实际用量记账, 月末汇总人工和制造费用分摊, ‌3.原木采购可抵扣10%进项税(需农产品发票) 成品按13%(一般人)或3%(小规模)开票 设备折旧建议用年限平均法 ‌4.我们要跟踪板材出材率减少浪费 对比标准成本与实际差异

头像
快账用户7046 追问 2025-07-02 20:42

老师,我插个其他问题您在教我核算。我之前是小规模纳税人,现在要变成一般纳税人了,我给别的算成本的话,一般纳税人要比小规模高多少税负?高多少?怎么报价?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02 20:48

 您好,1.税负差异核心 小规模:按销售额 3%(或 1%)交增值税,无进项抵扣。 一般人:按(销项 - 进项)/ 销售额算税负,毛利率大于等于23.08% 时税负可能高于小规模。 2.报价关键点 成本按不含税价核算(进项可抵扣)。 含税报价 = 不含税成本 *(1 %2B 利润率)*1.13。 客户要专票按实际税负加税点(3%-5%),不要票可降价至接近小规模征收率报价。

头像
快账用户7046 追问 2025-07-02 21:07

老师,假如我销售五万,购入材料一万,增值税就交4万÷1.13×0.13对不。所得税还是利润的5个点。 小规模不超30增值税没有,所得税也是利润的5个点。 所以我理解的是,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的差异主要差在销项减去进项票上的差额的金额÷1.13×0.13上。主要就是这点。你看我理解对不? 如果进项大于销项的话,那么整体和小规模是持平的。我理解对不?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02 21:10

 您好,您的理解对的,增值税 一般人:(销项 - 进项) 差额计税,如销售 5 万、购 1 万(含税),税 = 4 万 /1.13*0.13约=4601 元。 小规模:季度小于等于30 万增值税免,超则按 3% 全额计税。 2.一般人税负取决于进项抵扣,进项大于等于销项时增值税为 0,与小规模免税时持平。 小规模免税有销售额限制,所得税均按利润 5% 算(利润小于等于100 万)。

头像
快账用户7046 追问 2025-07-02 21:16

老师你说的第二点我不理解。我一句一句问您一下,我太想知道您说的是啥了,,给你填麻烦了 ——2.报价关键点 成本按不含税价核算(进项可抵扣)。—~~~老师你说的这句话报价的关键点是按不含税价格核算,就是我怎么知道我的产品不含税价是多少??不要笑我,我是真想搞清楚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02 21:20

 您好,不含税价 = 含税价 /(1 %2B 税率) 例:含税采购 113 元,不含税价 = 113/1.13=100 元(13 元是可抵扣的增值税)。 成本按不含税价算:采购花的钱里,只有  不含税价  是咱的真实成本,增值税可抵扣,不算成本。 报价步骤:不含税成本-加利润-算含税价(*1.13)。 例:成本 100 元,利润 20%,含税报价 = 100*1.2*1.13=135.6 元。

头像
快账用户7046 追问 2025-07-02 21:30

妈耶我来不及看你的回答,一看算式您就是掏心窝子给我讲解了,我要给你好评,我去哪里给你好评。还是给你公司写个感谢信呀,负责任的好老师!专业,有耐心,!!!!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02 21:31

感谢朋友,左下角有个评价,点评价,点完评价就会出现五个小星星,把五个小星星全部点黄就行了。如果再没有评价的话,结束问答,结束就能好评。  我的提问-本问题沟通界面,结束提问并评价

头像
快账用户7046 追问 2025-07-02 22:31

我一字一句读了数遍,我好像明白了您上面说的了,其实您表达了两个观点。第一:要是想知道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税负差异就是看销售减购入差额对应的交的增值税(因为所得税是5),第二,您又教我一般纳税人报价主要看看利润率。报出去的不含税价格等于不含税成本➕(1➕利润率)。第三,您又教我两种情况:如果是一般纳税人税按实际税负加点,你告诉我大约3-5个点。。如果不要票或者小规模不超30万就增值税方面不用太考虑,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02 22:35

 您好,税负差异看增值税:一般人按  (销售 - 采购)差额 *13%  交税,小规模季度小于等于30 万免增值税,超了按 3% 全额交,所得税都是利润 5%(小于等于100 万)。 2.一般人报价逻辑:不含税价 = 不含税成本 *(1 %2B 利润率),再 *1.13 算含税价(给要专票的客户)。 3.客户要专票,按 3%-5% 加税点(实际税负低可多加);客户不要票或小规模,报价可接近不含税价 *1.03(模仿小规模征收率)。

头像
快账用户7046 追问 2025-07-02 22:50

老师,假如我是一般纳税人,并且客户要票(一般纳税人开专票,普票都要交税吧,所以不分开专票还是普票),报价等于,不含税价×(1 ➕利润率)×1.13还是×(3%-5%,具体按实际税负), 我觉得是×后面的3%-5%吧,然后具体熬实际税负,,,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02 22:57

 您好,1.报价公式核心 法定含税价:不含税价 *1.13(按 13% 税率算增值税)。 灵活报价:不含税价 *(1%2B3%~5%)(适用于进项多、税负低时,压低报价吸引客户)。 2.3%-5% 的本质不是税率,是  税点策略 : 如果实际税负低(如 2%),可在不含税价基础上加 3%-5%,既覆盖税金又让利客户

头像
快账用户7046 追问 2025-07-02 22:59

明白了,理论是按13,但是实际都会有进项,所以按3或者5,如果实际税负是2,可以多加点按3或者4来

头像
快账用户7046 追问 2025-07-02 23:00

老师我还没挣大钱,小小心意送您。您说的好透彻!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02 23:05

对对,您理解得很到位 感谢朋友,您太有心了,祝您生活喜乐~

头像
快账用户7046 追问 2025-07-02 23:22

核算分为,料工费的核算,但是具体按怎么核算不知道。比如咱们先拿料来举例子可以么?————第一张是我生产出来的成品,第二三张图片是购进来的材料。 我怎么核算具体?怎么下手?您别看见我发愁,可以先休息,明天回复也行。怎么下手?我就是还是想听您讲讲!跪谢!!

核算分为,料工费的核算,但是具体按怎么核算不知道。比如咱们先拿料来举例子可以么?————第一张是我生产出来的成品,第二三张图片是购进来的材料。 我怎么核算具体?怎么下手?您别看见我发愁,可以先休息,明天回复也行。怎么下手?我就是还是想听您讲讲!跪谢!!
核算分为,料工费的核算,但是具体按怎么核算不知道。比如咱们先拿料来举例子可以么?————第一张是我生产出来的成品,第二三张图片是购进来的材料。 我怎么核算具体?怎么下手?您别看见我发愁,可以先休息,明天回复也行。怎么下手?我就是还是想听您讲讲!跪谢!!
核算分为,料工费的核算,但是具体按怎么核算不知道。比如咱们先拿料来举例子可以么?————第一张是我生产出来的成品,第二三张图片是购进来的材料。 我怎么核算具体?怎么下手?您别看见我发愁,可以先休息,明天回复也行。怎么下手?我就是还是想听您讲讲!跪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02 23:31

感谢您的信任,先得有个思路,以下是我自己根据工作经验写的,您先理解 一下,具体到公司的业务 我们具体分析,成本核算 大同小异,主要是公司的工艺要了解,才能设计 表格 成本就3大块:料工费,就是您统计的原材料、工资、制造费用 1.原材料不用分配方法,每个产品有BOM,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 乘 产量就是全部用料 2.人工好分配,每个产品多少工时,总工资除本月生产工时就是单位工时 3.制造费用有些麻烦,不是直接的耗用,按生产特点选择分配方法,上面的人工工时也是可以的,或者按完工产品产值,或机器工时。 借:生产成本-原材料  贷: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人工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结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结转 销售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头像
快账用户7046 追问 2025-07-03 06:40

你说的我大概懂,还是不会下手。1.原材料不用分配方法,每个产品有BOM,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 乘 产量就是全部用料 问题一,是不是这种生产产品有物料清单,并且产品规格差异大,的都是用单位所耗用物料乘以产量来算?如果产品规格差异小可以用比例法?老师给我举几个原料按比例法分摊的例子。 问题二,。我还是没听懂怎么分配人工。比如这月工人们工资一共12000。生产出来的三种不同规格产品分别100件,200件,300件。然后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7-03 06:44

早上好,1.工作按比例不合适(考试中可能有假设前提),料工费,料和工是准确的,能具体到产品的,制造费用才是近似的差不多的分配方法,不管产品的规格差异大小,成本核算就是要相对准确,没有各产品的材料构成,这个成本核算就是没有多大参考价值的 2. 人工不按件来分,每个产品耗的工时都不一样,要按工时来,比如A产品生一件10小时,B产品生产一件5小时,那人工分配A就是B的2倍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你这样没法弄,股东自己弄自己的,账也不一块做,你报税怎么报
2019-12-25
你好!看你采用什么方式,有的企业,没有生产的,不核算。不分配成本
2024-01-03
1.确定成本核算方法考虑使用品种法或者分批法进行成本核算。如果您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且生产批次不明显,可以选择品种法;如果产品批次差异较大,分批法可能更合适。 2.设立成本核算账户设立“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用于归集和分配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 3.材料成本的核算对于购进的雷达、线束等配件,根据入库单和采购发票记录其采购成本,计入“原材料”账户。对于发往芯片厂代加工的材料,发出时将其成本从“原材料”账户转出,计入“委托加工物资”账户。支付的加工费等也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加工后的材料时,将其成本转回“原材料”账户。 4.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归集生产过程中的间接费用,如水电费、设备折旧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等,计入“制造费用”账户。然后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如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等)将制造费用分配到产品中。 5.成品成本的计算根据完工产品的入库数量和已归集的成本,计算单位产品成本。由于无法精确跟踪每台成品的材料细项,您可以根据成品的总体出入库数据和销售数据,采用合理的方法估算单位产品的材料成本和制造费用。 6.成本核算与分析定期进行成本核算,比较不同期间的成本数据,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为成本控制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假设本月购进雷达配件 10 万元,线束 8 万元,计入原材料。发出价值 5 万元的材料去芯片厂加工,支付加工费 1 万元,收回加工后的材料成本为 6 万元。本月制造费用共 4 万元,生产完工入库产品 1000 件。 则单位产品成本 = (10 %2B 8 %2B 6 %2B 4)÷ 1000 = 0.28 万元/件
2024-07-25
你好,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物资     领料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结转生产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024-07-25
增值税你们是独立申报的吧
2019-12-25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