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就是说你计算当期的一个收益计划的一个最终的金额,是要按照本身应该在当期应该有的金额减去之前已经确认的部分来确认当期的损益。
设定受益计划的过去服务成本,就是受益计划的修改(增加计划人数或减少计划人数)使以前服务成本现值变动,就要在修改计划当期,增加或减少以前期间应计入受益对象里的损益,是这样的吗?
2、甲公司为提高职工福利,设立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向所有在职员工提供统筹外补充退休金。甲公司2×15年有关设定受益计划资料如下:(1)2×15年1月1日补充退休福利设定受益义务现值的期初余额为860万元;(2)按照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计算出的归属于当年的服务成本为980万元;(3)改变设定受益计划从而导致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现值减少80万元;(4)由于财务假设变动产生的精算利得为15万元,由于经验差异产生的精算损失为12万元;(5)2×15年度福利支付金额为200万元。甲公司该项设定受益计划适用的折现率为10%。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甲公司该项设定受益计划2×15年应确认的职工薪酬金额为( )万元。 897 983 986 1643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论。(一)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因此当资产价值增加或是负债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根据资产负债观,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只要企业的净资产增加了,就应当作为收益确认。因此应首先定义并规范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即收益之度量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而非相反。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企业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长额,而净资产又是由资产减去负债计算得到的,因此这种确认收益的方法被称为资产负债法。用公式表达为: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配。在资产负债观下,损益表成为资产负债表的附属产物。(二)收入费用观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会计上通常是在产生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根据收入费用观,企业必须首先按照实现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然后根据配比原则,确定收益。收益确认的这种方法称为收入费用法,也称收益表法。收入费用观下,先确认收入和费用;然后才能据以确定收
3、某公司原有的信用条件为2/10、n/90,约半数的顾客享受折扣,但有许多未享受折扣的客户延期付款,平均收账期约为60天。坏账损失为480万元,信贷部门的成本分析及收账费用为50万元。如果改变信用条件为2/10、n/45,那么很可能引起下列变化:(1)销售额由原来的9000万元降为8000万元。(2)坏账损失减少为80万元。(3)信贷部门成本减少至20万元。(4)享受折扣的客户由40%增加到60%(假设未享受折扣的客户也能在信用期内付款)。(5)变动成本率为60%。(6)资金成本率为10%。要求:(1)计算新政策的平均收现期;(2)分别计算新旧信用政策的现金折扣、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本及信用成本后收益;(3)假如你是企业的财务顾问,你认为企业是否采用新的信用政策?
3、某公司原有的信用条件为2/10、n/90,约半数的顾客享受折扣,但有许多未享受折扣的客户延期付款,平均收账期约为60天。坏账损失为480万元,信贷部门的成本分析及收账费用为50万元。如果改变信用条件为2/10、n/45,那么很可能引起下列变化:(1)销售额由原来的9000万元降为8000万元。(2)坏账损失减少为80万元。(3)信贷部门成本减少至20万元。(4)享受折扣的客户由40%增加到60%(假设未享受折扣的客户也能在信用期内付款)。(5)变动成本率为60%。(6)资金成本率为10%。要求:(1)计算新政策的平均收现期;(2)分别计算新旧信用政策的现金折扣、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本及信用成本后收益;(3)假如你是企业的财务顾问,你认为企业是否采用新的信用政策?
老师 出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不是3%减按2吗 为啥都用1啊
老师,请问税务系统财务报表只需要3个月出一次吗,做账是每个月都出是吗
老师,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等于利润表的哪个数据?
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已经出审计报告,这个记什么会计科目?借:开发成本 贷:银行存款 完工后转开发产品?怎么算完工?正式的评估报告?还是……
建筑公司:我们是专业分包的公司 分包方干活给我们开发票 我们都是以代发工资形式结算 这样可以吗 不走公户 每个项目都是
快账软件只能网址登录吗?
请问有销售收入,但是还没有成本票回来,月末暂估成本的时候分录是怎样的
甲方(债务人)、乙方(原债权人)、丙方(债权受让人),我们是丙方分包了乙方的劳务,乙方给甲方开1000万工程款发票,甲方付乙方本应付1000万,但现在只有700万款跟价值300万房子,而我们分包了乙方的劳务,又将这价值300万的房子给我们了,我们三方需要签债权债务清偿协议,我们也开300万发票给了乙方,后边这300万不再走账了,这样对我们也就是丙方有税务风险吗?
1、老师:下面这道题,转让不动产为何是9%的税率,不是13%吗? 2、另外为何不减当时购进时成本和契税? 3、老师可以帮忙总结一下转让不动产以及建筑什么情况下13%、9%,什么情况下用5%税率和3%税率。 什么情况下建筑和房地产用差额?
括号1里的内容是啥意思
如果修改后增加了,就增加当期损益,减少了就减少当期损益,在当期确认这个变动是吗?
是的,是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