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所在部门分别计入如管理费用—五险一金、开发成本-开发间接费用(五险一金)
请问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员工负担个人部分社保,是按所在部门分别计入如管理费用—五险一金、开发成本-开发间接费用(五险一金),还是全部计入管理费用—五险一金,谢谢!
房开老师 我们房地产公司只有一个开发项目,那么公司财务部工程部 行政部等部门发生的费用计入开发间接费还是管理费用呢?根据土增税清算如何进行清算审核里有一条说(是否存在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总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记入开发间接费用的情形),说明我们公司的情况 所有发生的人员工资福利和水电费都可以走开发间接费用吗?不走管理费用是吧?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22年3月份发生的有关职工薪酬业务如下:(1)10日,缴纳社会保险费123000元,其中单位承担部分97000元。(2)25日,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职工,该批产品市场售价总额为45000元(不含价格),成本总额为30000元。(3)31日,分配本月各部门工资,计算结果如下表:部门车间生产员工车间管理人员行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合计金额2580002970063400133900485000(4)31日,计提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3580元。(5)分配本月单位负担的社会保险费,见下表部门车间生产员工车间管理人员行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合计金额516005940126802678097000要求:编制业务1-5相关会计分录。
务如下1.由银行代发8月职工工资。其中,应付工资为66万元;代扣个人所得税为0.79万元;代缴职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2万元、住房公积金5.94万元。2.分配8月工资费用。其中,行政管理人员负担12万元,产品生产人员负担47万元,车间管理人员负担2万元,销售人员负担5万元。3.分配8月企业应负担的社会保险费。其中,行政管理人员负担2万元,产品生产人员负担6万元,车间管理人员负担0.12万元,售人员负担0.88万元。4.分配8月企业应负担的住房公积金。其中,行政管理人员负担0.97万元,产品生产人员负担4.21万元,车间管理人员负担0.14万元,销售人员负担0.62万元。5.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求: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住房公积金分录求:按照工资总额的2%计提应向工会部门缴纳的工会经费分录
务如下1.由银行代发8月职工工资。其中,应付工资为66万元;代扣个人所得税为0.79万元;代缴职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2万元、住房公积金5.94万元。2.分配8月工资费用。其中,行政管理人员负担12万元,产品生产人员负担47万元,车间管理人员负担2万元,销售人员负担5万元。3.分配8月企业应负担的社会保险费。其中,行政管理人员负担2万元,产品生产人员负担6万元,车间管理人员负担0.12万元,售人员负担0.88万元。4.分配8月企业应负担的住房公积金。其中,行政管理人员负担0.97万元,产品生产人员负担4.21万元,车间管理人员负担0.14万元,销售人员负担0.62万元。5.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求.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住房公积金分录求.按照工资总额的2%计提应向工会部门缴纳的工会经费分录
不支持开具非特定业务发票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租了一块地上面建了站台能当固定资产吗?
请问购进农产品收到免税发票,开出销售发票是含税价格,这样合理吗,比如收到 10万免税发票,进项9000,成本 91000,开 100500的销售发票,销项是8298,明明增值了500元,但是进项永远大于销项
软件使用费为什么当月分摊? 不是无形资产吗
老师我们增票的时候给税务局上传的合同,和发票增下来开出去的单位不一致,有风险吗?
请问太阳能发电符合享受三免三减半政策吗
销售开票是一个客户,采购收票也是一个供应商,月头做账是否销售收入一张凭证将一个月的销售收入合并,采购是否也可以一张凭证将一个月的采购合并,还是必须要分开?
采购方,未按合同约定时间支付货款。销售方开具违约金发票,这种进项税额可进行抵扣吗
建筑工程企业,之前是开票既缴纳增值税,这次收到一笔新工程启动预收款,金额还蛮大的,同时也开具了发票,应为是预收款增值税缴纳节点不太清楚,请开始指教
这个21000的票,我私账转过3000 公账转18000可以不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21000。 借应付账款21000,贷银行存款18000,其他应付款法人3000
请问如土地汇算清缴,开发成本下的六大成本是直接扣除吧
开发成本下的六大成本是直接扣除
想问在做税账时,是不能与工程沾边的都里计,营销部装修是计开发成本不计入长摊可以吗(因为会计计长摊,税法可作开发成本)
为了使财税一致,装修计入开发成本,可以
第一次做税账,第一次接触这个行业,请问在做税账时是尽可能与税法一致,可以减少汇缴时错误,谢谢老师指导!
是的,做税账时尽可能与税法一致,可以减少汇缴时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