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一般视为公允价是不含税的;如果题中明确公允价是含税价,是需要做价税分离的;
老师,我想问下,就是,非货币性福利,发给员工 ,计提时 是含税公允价值,是用公允价✖️(1+%13) 为什么不是 用公允价➗(1+13) 咱们学的时候不是用含 税价款➗(1+13%)吗
老师,增值税率13%,含税价网上都说计算都是1.货款*(1+13%),,为什么实际操作中,税点9.5 2.客户有的是货款打公户,0.095税点打私户。 3.客户有的是货款除以0.905直接打公户。 这2和3操作方式实际都有,且采用第2种的客户更多, 我想问的是,第3种方式不是退税更多吗?为什么他们不用,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 计算含税价方式为什么有那么多种,哪种才是正规的?
五环公司2019年12月将本公司生产的每套成本500元的服装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发放数量为100套,该服装的不含增值税市场售价为1000元/套,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确认的应付职1工薪酬金额是()。
(1)3月1日甲公司以一栋对外出租的商品房交换乙公司的一项专利权。甲公司该商品房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系 2020年1月1日存货转换形成的,转换当日的账面余额为1 0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允价值为1 300万元。2020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2021年3月1日,该商品房的公允价值为1 550万元。当日,乙公司专利权的原价为1 200万元,累计摊销 2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同时支付给甲公司 50万元的补价。当日相关手续办理完毕。乙公司将换入的商品房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甲公司和乙公司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020年1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 300 贷:开发产品 1 000 其他综合收益 老师这个开发产品写的存货对吗,设么是开发产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案例分析甲公司2022年度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换入丙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成本为480000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0元,计税价格等于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500000元,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3%,消费税税率为10%。设备的原价为700000元,已提折旧150000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600000元。交换过程中甲公司支付给丙公司现金113000元,同时甲公司支付与固定资产相关费用5000元。支付的现金包含那些(
老师,请问现在小规模纳税人开具普票跟专票都享受30万的免税额度?一个季度
财务杠杆系数不是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吗?利息减少,除数就大了,整个算式不就下降了吗?为啥跟单价有关的呢
老师资产负债表库存商品300多万其他应付款200多万,我应该怎么办呢?之前会计只报税不做账,没有凭证
请问客户一共需要付我们50万,他分两次付,第一次他付30万,我可以给他开34万的票吗,第二笔他付我20万,我只给他开16万的票,这样操作是可以的吗
请问老师,外贸企业样品出口报关了,但不收汇,能取得货品进项发票,请问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民非学校是小学初中九年义务需要做免税认证不
老师,买车时的支付车购税的分录,可以给我写一下吗
报关行看错了小数点,本来1万多,报成了17万多,多报了16万美金,这个一定得按16万开销项吗?还是按正确的1万多开票就好呢?
老师好,我公司从2020年欠对方公司工程款17万,对方起诉后至今准备支付工程款,但这期间要计息,产生利息3万,问现在付了工程款下应付款,那付的利息是要计入财务费用吗?
老师,我想问下为啥代账公司出来的会计大公司都不要呢
我不太理解,老师
同学你好,就是说公允价题中没有明确说是含税价,是视为不含税价,是不用作价税分离的;
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送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 含税公允价值 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这不是说了吗?都是含税公允价
同学你好,按含税公允价,是公允价*(1加上税率)——是这里的公允价是不含税的;公允价➗(1%2B13) ——您上面这个不是做的价税分离么;
我是问,为什么这个含税价要用公允价款✖️(1+13%) 而不是用公允价➗(1+13%)
同学你好,含税价要用公允价款✖️(1 13%)——这个不是价税合计么,公允价是正常的售价,售价加上税就是含税的公允价,为什么要除以(1 加上13%)
明白了,老师,谢谢您
不客气的,祝您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