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一般视为公允价是不含税的;如果题中明确公允价是含税价,是需要做价税分离的;

老师,我想问下,就是,非货币性福利,发给员工 ,计提时 是含税公允价值,是用公允价✖️(1+%13) 为什么不是 用公允价➗(1+13) 咱们学的时候不是用含 税价款➗(1+13%)吗
老师,增值税率13%,含税价网上都说计算都是1.货款*(1+13%),,为什么实际操作中,税点9.5 2.客户有的是货款打公户,0.095税点打私户。 3.客户有的是货款除以0.905直接打公户。 这2和3操作方式实际都有,且采用第2种的客户更多, 我想问的是,第3种方式不是退税更多吗?为什么他们不用,两种方式有什么区别。 计算含税价方式为什么有那么多种,哪种才是正规的?
五环公司2019年12月将本公司生产的每套成本500元的服装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发放数量为100套,该服装的不含增值税市场售价为1000元/套,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确认的应付职1工薪酬金额是()。
(1)3月1日甲公司以一栋对外出租的商品房交换乙公司的一项专利权。甲公司该商品房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系 2020年1月1日存货转换形成的,转换当日的账面余额为1 0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允价值为1 300万元。2020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2021年3月1日,该商品房的公允价值为1 550万元。当日,乙公司专利权的原价为1 200万元,累计摊销 2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同时支付给甲公司 50万元的补价。当日相关手续办理完毕。乙公司将换入的商品房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甲公司和乙公司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020年1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 300 贷:开发产品 1 000 其他综合收益 老师这个开发产品写的存货对吗,设么是开发产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案例分析甲公司2022年度发生如下经济业务:(1)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换入丙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成本为480000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0元,计税价格等于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500000元,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3%,消费税税率为10%。设备的原价为700000元,已提折旧150000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600000元。交换过程中甲公司支付给丙公司现金113000元,同时甲公司支付与固定资产相关费用5000元。支付的现金包含那些(
老师,公司在58发布招聘董事长助理岗位的花费请问计入设么科目?
老师,公司跟公司借支,但可能会连续借,能直接做一份借支合同,但用于连续借支吗
老师,请问我们现在要买的产品,100元,对方开专票是加百分之8,这样就应该是100*1.08元,但是供应商给我按照100除以0.92算税,老师请问供应商这样算对吗,这个是什么逻辑
采购商品一个月货运费未付怎么做账呢
我是设计类公司主营的是设计费,营业进的设计费记什么科目,
老师,公司有两套账,内账和外账,那比如年底了,公司分红。外账核算的都不是真实的利润,那怎么分呢?
朴老师,我是事业单位学校会计,我学校用基本户支付了一笔手续费,年底在用0余额账户的钱还这笔钱,会计分录如何写
老师,我们租人家的厂房,租金记哪个会计科目,内账
老师 佣金 手续费扣除的限额 并且有几种特殊情况分别限额是多少?
老师,这种现金奖金是计制造费用福利费还是奖金?还需要计提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吗?我一直是直接制造费用福利费。
我不太理解,老师
同学你好,就是说公允价题中没有明确说是含税价,是视为不含税价,是不用作价税分离的;
非货币性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送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 含税公允价值 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这不是说了吗?都是含税公允价
同学你好,按含税公允价,是公允价*(1加上税率)——是这里的公允价是不含税的;公允价➗(1%2B13) ——您上面这个不是做的价税分离么;
我是问,为什么这个含税价要用公允价款✖️(1+13%) 而不是用公允价➗(1+13%)
同学你好,含税价要用公允价款✖️(1 13%)——这个不是价税合计么,公允价是正常的售价,售价加上税就是含税的公允价,为什么要除以(1 加上13%)
明白了,老师,谢谢您
不客气的,祝您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