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计算表跟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一样的。均是流动资产。
基础知识问题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中的特殊调整业务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款项等账户借方对应的账户不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增值税类”账户,则作为加项处理,如赊销固定资产等 问题,为什么赊销固定资产是加项 2、应收账款如是报表余额(已扣减坏账准备),则应收账款本期减少额=应收账款报表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报表期末余额-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不懂,解释一下 3、计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贴现息为什么要减掉 4、计算购买商品、劳务支付现金,存货减少为什么要减去,累计折旧为什么要减去。特殊业务的处理原则: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及存货等账 户(不含四个账户的内部转账业务)借方对应的账户不是购买商品、 接受劳务产生的“现金类”账户,则作为减项处理,如分配的工资费用等;如其贷方对应的账户不是“销售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类账户,则作为加项处理,如工程项目领用本企业商品的。 这里特殊业务的加和减项不懂,解释一下
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计算表跟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老师能否说下区别是什么。并且提供下这两表的格式(图片)
(3)9月30日,甲公司与其开户银行签订保理协议,将一年后到期的5 000万元不带息应收账款,按照4 8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其开户银行。按照保理协议的约定,如果应收账款到期后债务人不能按期支付款项,甲公司有义务向其开户银行偿付。当日,甲公司收到其开户银行支付的4 800万元款项。 甲公司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的目标是,将应收账款持有到期后收取款项,同时兼顾流动性要求转让应收账款。 (3)根据资料(3),判断甲公司保理的应收账款在初始确认时应当如何分类,并说明理由,判断甲公司保理的应收账款能否终止确认,说明理由,并编制与应收账款保理相关的会计分录,说明该保理应收账款在甲公司2×1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项目名称。答案给的是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这个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没看懂。该保理应收账款在甲公司2×1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项目名称为“应收款项融资”。报表有这个名称吗?
练习题3 一、目的:练习坏账准备及坏账损失的核算。 二、资料:A公司将应收款项按照账龄划分为不同的组合,每个组合分别估计不能收回应收款项的比例,以确定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A公司2017年末和2018年末的应收款项账龄分析表如下表所示。 应收款项账龄分析表 账 龄 应收款项余额 预期信用损失率 2017年 2018年 未过期 434 300 854 000 1% 过期1—30天 215 000 120 000 3% 过期31—60天 78 000 83 790 10% 过期61—90天 32 200 23 000 20% 过期90天以上 18 740 28 900 50% 合 计 778 240 1 109 690 — 2017年12月3日,A公司发生坏账26 000元,2017年12月31日提取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为0元;2018年5月6日,A公司收回已核销的坏账10 000元。 三、要求:计算A公司2017、2018年资产负债表日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并对相关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通过对下表2长城汽车公司近5年应收账款的账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应收账款的账龄在1年以下的应收账款较多:应收账款的账龄在1一2年的账款在近三年逐渐变少:账龄超过2一3年的账款是逐年加大:账龄3年以上应收账款也是基本持平。长城的应收账款账龄聚集在一年之内,出现坏账的可能性不大,每年的款项可以正常收回。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二至三年的数额处于上升,一般而言,账龄越长,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会变大。 这样分析是对的吗老师,不对的能不能给我说一下咋分析比较好
老师,为什么这里的摊销不减减值呢[捂脸][捂脸]
老师b也是坏事吧为啥不选择呢
老师我从五月份开始建账,之前三四月份不准备建账了,但我的银行存款要怎么做账才能对得上余额
想问下一般纳税人题目,求的是单位成本。如果是小规模它会有求单位成本的题目吗?又是怎么算的?
@董孝彬老师,你好,提问
老师b通俗说的话怎么理解
老师,双休,是月工资除以23还是22,要不要除补班那天
在23年做的工程,25年才取的材料成本发票怎么入账呢
老师,请问如果企业注销,基本查几年帐?长三角地区
老师 截止到3.15资产是300万 然后3.16-4.15进来104万的货 ➕3.16-4.15的利润 87万 减去欠了供货商的140万 最后剩下350万 为啥截止到4.15的资产加3.16-4.15的利润减去截止到4.15的欠款金额不一样呢
那这位老师为什么说不一样
计算坏账损失即现在的信用损失,通常都是用账龄分析表来做的。至于你命名的信用损失计算表,我理解的只是换了个名字,其计算方法与方式仍然与账龄分析表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