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请稍等一下。
(1)2019年5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一套不需要安装的大型生产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00万元。 (2)2019年12月31日,该设备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5年,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3)2020年12月31日,该设备出现减值迹象,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5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1800万元,甲公司对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后,根据新获得的信息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为3年、净残值为30万元,仍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4)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售出该设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9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17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另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1万元。 要求见图片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至2021年与固定资产业务相关的资料如下:资料一:2018年12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一套不需安装的大型生产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50万元。资料二:2018年12月31日,该设备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按年计提折旧。资料三:2020年12月31日,该设备出现减值迹象,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5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800万元,甲公司对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后,根据新获得的信息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仍为3年、净残值为30万元,仍采用年数总和法按年计提折旧。资料四: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出售该设备,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9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17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另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1)编制甲公司2018年12月5日购入该设备的会计分录。(2)分别计算甲公司2019年度和2020年度对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金额。(3)计算甲公司2020年12月31日对该设备应计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至2015年与固定资产业务相关的资料如下:资料一:2012年12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一套不需安装的大型生产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00万元。资料二:2012年12月31日,该设备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按年计提折旧。资料三:2014年12月31日,该设备出现减值迹象。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5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800万元,甲公司对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后,根据新获得的信息预计其剩余使用年限仍为3年,净残值为30万元,仍采用年数总和法按年计提折旧。资料四: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售出该设备,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9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44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另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2万元。
一:2019 年 12 月 5 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一套不需安装的大型生产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5000 万元,增值税税额为 650 万元。 二:2019 年 12 月 31 日,该设备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净残值为 50 万元, 采用年数总和法按年计提折旧。 三:2021 年 12 月 31 日,该设备出现减值迹象,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 1500 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 1800 万元,甲公司对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后,根据新获得的信息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仍为 3 年、净残值为 30 万元,仍采用年数总和 计算19-20年的折旧以及减值金额
一:2019年12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一套不需安装的大型生产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50万元。二:2019年12月31日,该设备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按年计提折旧。三:2021年12月31日,该设备出现减值迹象,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5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800万元,甲公司对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后,根据新获得的信息预计剩余使用年限仍为3年、净残值为30万元,仍采用年数总和计算19-20年的折旧以及减值金额
老师你好,请问这个月的材料利用率,出现上月的清批,领用数是打的超定额,成品入库是上月的没请批的,这样怎么处理
物业公司5月份成立的,前会计说按季度缴税,是不是7月15号要交第二季度的税,是什么税呢,目前交物业费.电费,租赁,杂七杂八的收入都是开收据,是缴纳企业所得税吗,5月份和6月份都没有对外开过过票。 按照什么征收税阿,是缴纳企业所得税吗?如何计算税额阿。
三科精讲课都听完了 记不住不会做题怎么办 有没有什么方法……
有没有财管所有的公式ppt呢 可以发一份吗?
老师,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只产生暂时性差异,但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也不影响应交所得税。而研发支出中的费用化支出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不缺人递延所得税费用,但是会影响到应交所得税。这样理解对么
老师,研究支出的费用化支出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但会影响所得税费用么,那它确认递延所得税么
老师,如果一道题里面有无形资产和商誉,那他俩会带来的影响仅仅是暂时性差异么?如果此题让求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他俩会影响到么
个体户享受两个附加税减免吗
老师,票据粘贴单上的凭证附件,在贴的时候,排序是怎样的,一下有好多张附件凭证的时候,有谁在上,谁在下的要求吗?贴上的时候?
老师,我4月到6月都没有做工资每个月也是0申报,我7月可以补发之前的工资吗?
老师在吗?
做完了,等下就打上去
辛苦啦~谢谢老师
(1)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00 贷:银行存款 5800 (2)2019年度的折旧额=(5000-50)*5/15*7/12=962.5(万元)
(3)2020年度的折旧额=【(5000-50)*5/15*5/12】-【(5000-50)*4/15*7/12】=1457.5(万元) 2020年度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5000-962.5-1457.5-1800=78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78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80 (4)2021年度的折旧额=(1800-30)*3/6=885(万元) 2021年度的折旧额=(1800-30)*2/6=590(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325 累计折旧 389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780 贷:固定资产 5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贷:银行存款 1 借:资产处置损益 326 贷:固定资产清理 326
同学 不好意思,最后一笔转“资产处置损益”错了
借:银行存款 1017 贷:固定资产清理 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17 借:固定资产清理 574 贷:资产处置损益 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