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金额是一样的,方法二更简化,不需要满足分摊的限制条件,方法一是分摊一次之后再检查是不是不满足分摊条件,不满足的需要进行二次分摊。
长江公司在A、B、C三地拥有三家分公司,这三家分公司的经营活动由 一个总部负责运作。由于A、B、C三家分公司均能产生独立于其他分公 司的现金流入,所以该公司将这三家分公司确定为三个资产组。2010 年12月1日,企业经营所处的技术环境发生了重大不利变化,出现减值 迹象,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假设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能够 按照各资产组账面价值的比例进行合理分摊,A、B、C分公司和总部资 产的使用寿命均为20年。减值测试时,A、B、C三个资产组的账面价值 分别为320万元、160万元和320万元。长江公司计算得出A分公司资产 的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B分公司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60万元,C分 公司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380万元。 要求:计算A、B、C三个资产组和总部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求一下这个题的时间线和分析过程
7.甲公司有一条生产线由A、B、C、D四台设备组成,这四台设备无法单独使用,不能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此作为一个资产组来管理。2018年末对该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2018年末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其中A、B、C、D设备的账面价值分别为80万元、70万元、50万元、100万元。 A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为71万元,无法获知其未来现金流量折现;B设备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0万元,无法确认其公允处置净额;其他两台设备无法获取其可收回价值。 甲公司确定该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25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75万元。则A、B、C和D分别承担的损失额为( )万元。 A.20;17.5;12.5;25 B. 9;21;15;30 C.18;16;25;16 D.10;22;14;29 不懂B的分摊
@小胡涂老师 你好。 我在两道例题中看到了相反的会计处理。简化说吧。 资产组甲包含A、B、C设备,甲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已知,A、B、C设备的账面价值已知,A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已知,A、B、C设备其他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及现金流量钧未知。例题1是按照A、B、C的账面价值比例分摊减值金额,例题2是先按照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算出A的减值金额,再在B、C之间按比例分摊剩下的减值金额。 哪种方法正确呢?
甲公司有一条生产线由A、B、C、D四台设备组我,这四台设备无法单独使用,不能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比作为一个资产组来管理。2×18年末对该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2×18年末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其中A、BC、D设备的账面价值分别为80万元、70万元、50万元、00万元。A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为71万元无法获知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B设备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0万元,无法确认其公允处置净额;其他两台设备无法获取其可收回金额。甲公司确定该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25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75万元。则A、BC和D分别承担的损失额为()万元。
某公司在A、B、C三地拥有三家分公司,其中,C分公司是上年吸收合并的公司。由于A、B、C三家分公司均能产生独立于其他分公司的现金流入,所以该公司将这三家分公司确定为三个资产组。2017年12月1日,企业经营所处的技术环境发生了重大不利变化,出现减值迹象,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减值测试时,C分公司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为520万元(含合并商誉为20万元)。该公司计算C分公司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400万元。其中:甲设备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30万元,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均无法合理估计。假定C分公司资产组中包括甲设备、乙设备和一项无形资产,其账面价值分别为250万元、150万元和100万元。假定C资产组中各项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相同。要求:计算商誉、甲设备、乙设备和无形资产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老师公司赔付给员工的一次性补偿金5万做营业外支出吗
小规模公司,增值税是按季度报吗?
能帮忙做一下帐么,不太明白,后面还有两张,好像缺少单位和个人分别承担的五险费用,
五险费用是当月扣除,还是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扣除,银行流水扣除的时候是全部,还是企业承担的部分啊,
请问老师 开票每个月额度 要申报了增值税才能更新吗?
老师给个人汇款,评估费,服务费以后也不能给发票,求分录
这里加了:IFERROR 和不加直接用VLOOKUP有什么不同?
超过了试用期,公司未解雇你,就算是自动转正了吧
老师,九月需要计提印花税吗
老师您好,我想让您帮我看一下这个是啥问题,我现在报企业所得税呢,他显示营业外收入不对,提示我给你截图发过去
不一样的,我发图片给你
这是例题1
这是例题2
一个纯按比例,一个先扣数字,余下的再按比例,计算结果是不一样的
只看答案解析,基本上能了解这个题
处理思路完全相反
例题2从答案中没有看到是先按照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算出A的减值金额,再在B、C之间按比例分摊剩下的减值金额,你是不是看错了?
例题2是按照ABC的账面价值比例算出A的减值金额,例题1是按照A自身给出的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算出的减值金额。
例题1中B1,就相当于A
我有看了教材的例题,确认例题2给出的答案是错的。
可以确定的单项资产的减值金额应当先确认,再按比例计算剩余的单项资产的减值金额,不应当直接全按照比例计算。
是的,你说的就是我说的方法二,直接一步到位,无需二次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