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公共经济关系,它不调整人身关系。而民商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杠杆之一,属于以国家为本位的公法。而民商法虽然有公法化的现象,但其基本属性还是私法,体现私法原则。
民事诉讼中民事案件里的民法调整的相关事件和经济法调整的相关事件以及和商事案件,这3者怎么能比较容易的区分开来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B.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3 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C.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应当合并审理 D.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正确答案 : C 【知识点】第一审普通程序 答案解析 : 选项C: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问题:A怎么理解老师?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起诉和受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B.起诉状列写被告信息不足以认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补正。原告补正后仍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C.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1年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D.对本院没有管辖权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 正确答案 : C 【知识点】民事诉讼的起诉和受理 D选项,什么时候用“驳回起诉”?什么时候适合“裁定不予受理”呢?总是分不清何时用驳回,何时用裁定?老师有小妙招没?
《民法典》第129条规定:“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下列关于该规定中的“事实行为”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事实行为仅在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 B.事实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 C.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D.事实行为能引起民事权利的发生,亦能引起民事权利的变更或者消灭 E.事实行为依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答案】ACD 【解析】选项BE: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旨在按照行为人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相应民法效果。 问题:A.事实行为仅在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 老师为什么事实行为也要符合法定构成要件,它不就是一事实吗? 比如某食品过期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未成年人不得作为证人出庭作证B.不论证人是否出庭作证,法院均可将其书面证言作为定案事实根据C.一方当事人控制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对待证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控制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该主张成立D.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得少于10日 正确答案 : C 【知识点】民事诉讼证明答案解析 : (1)选项A: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2)选项B:无正当理由未出庭的证人以书面等方式提供的证言,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问题:C选项是啥意思?
老师,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进项49863,销项46320,月末怎么结转哈,不用交税
老师,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进项免税发票99200,可以抵扣9个点,能我的入账成本是多少,还是99200吗?
老师,这道题得第二问,我再计算的时候用了最笨的办法,就是把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计算出来的,结果计算结果和答案不一致,这样考试的话算不算对呢?
老师,这道题中我再计算每股股利的时候,我把发给员工的80万股按照市价也算进去了,导致结果错误,我想问的是计算每股股利得时候应该是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和除以在外发行得普通股股数对吧?我记得我原来做过类似的题,每股股利应该是股利总额除以股数
请问3月刚成立得公司,没有业务。第二季和第一季度报的财务报表一致。但是申报完之后才发现4月份有汇款三笔账没入账,这种情况和这次申报有影响嘛?
你好老师小规模纳税人这季度的利润总额是40893.23应该交多少所得税
请问老师:简易计税方法下,销售货物的时候无需结转成本吗?如图这样的无需结转成本?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转为长投权益法。是不是要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调到公允价后再转入长投? 20.1.1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为200 20.12.31公允为210 21.12.31公允为220,这时候转入长投权益法。 20.1.1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200 贷:银行存款 200 20.12.31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 21.12.31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10 贷:其他综合收益 10 借:长投—成本 220 贷:其他权益工具—成本 200 —公允价值变动20 借:其他综合收益20 贷:盈余公积2 未分配利润18
老师,工会经费需要计提吗?分录怎么写
支付宝支付的服务费入什么费用
你好!这里有比较详细的!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701728602
好的,谢谢小雯子老师,民事案件中民法调整的相关事件和商事案件怎么区分啊
或者说它们调整的对象有什么区别
1. 调整的主体不同: 民法调整的主体是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国家),商法调整的是商事主体。 (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2. 调整的对象不同: 民法调整的对象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商法只调整流通领域。 3. 立法目的不同: 民法追求的是社会的公平公正,商法注重交易的安全! (如票据法中票据的无因性就是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 4.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同: 民法是国家的部门法,是基本法。 商法不是,他是民法的特别法。 5. 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 民法的制定和修改,往往是由全国人大来完成,常委会只有在不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做部分修改。 商法由常委会就可以制定和修改。
谢谢小雯子老师,有点小抽象,不过可以有个大概的了解了
是的,这些了解起来确实比较抽象
不客气,祝同学学习愉快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