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书上面讲了,这是同一控制下的两种方式,一种是被合并方是母公司之前从非同一控制企业购买过来的,一种是母公司直接投资取得的

老师,1.第一张图片中,权益法调整时标注绿色的“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指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也就是在没有计提减值的情况下,应该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吗?2.第二张图片,个别报表权益法调整,第一步投资时点的调整,因为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0*40%=240,投资时点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500*40=200,240大于200,所以不用调整,是吗?3.合并报表处理,规定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始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那么第二张图下面计算时为什么要加上25?第三张图,合并报表的后面两个分录如何理解呢?
老师,帮我看例题3和4,这两个题算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例题3是用“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算,例题4是用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算,两个都是同一控制下取得母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权,为什么计算依据不一样
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丧失控制权仍具有重大影响。 合并报表当期的处置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原子公司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原持股比例-商誉+其他综合收益(允许转损益的)*原持股比例+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原持股比例 老师,以上公式中“原子公司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这个数据如何计算的呢?包含自购买日起持有计算期间的其他综合收益、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吗?
【例题3·计算题】甲公司持有C公司40%的股权,2017年12月31日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C公司2018年发生净亏损4 000万元。甲公司账上有应收C公司长期应收款300万元(符合长期权益的条件),假定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 要求:计算甲公司2018年度应确认的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损益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老师,咨询您一个问题:母公司P为上市公司从外部购买A公司50%的股权(支付对价600),购买日前P公司持有B公司60%的股权,B公司又持有A公司40%的股权(存在重大影响,购买日账面价值350,公允价值400),购买日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商誉的计算=(50%股权支付的对价+B持有A40%股权的公允价值)-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 疑问一:上述公式计算商誉中B持有A40%股权的公允价值是否要乘以P持有B股权60%即400*60%=240,还是不考虑持股比例用400。疑问二: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份额,这个份额是74%(50%+60%*40%)还是90%(50%+40%)。
老师个体工商户去办理注销,如果公章丢了,会直接定为非正常注销吗?
老师当月收到实收资本是下月就申报缴纳印花税吗?发票额度电子税务局申请后是不是由税务专管员申核赋额?
卓越公司财务报表申报模块例如资产项目已经根据资产负债表数据填列完毕,但是资产合计金额同资产负债表不一致,又没有办法手工修改,请问可以怎样操作
酒店前台借支备用金500元,已银行支付,当月10月也产生了相应的费用420元,余款80元在11月才退回公司账户,10月怎么做账务处理
公司收到的预收账款年末是不是都得确认收入?
老师,我们有两笔资金,分别是应收和应付,不是同一个公司,但是对方都说没有错误,我们能对冲吗?
和朋友合资注册公司,个人占股和用公司占股的区别(包括后期盈利分红)
老师,我们这的会计,整了个“公车私用的协议”金额定为了每月500,一年就是6000,说这样每月啥税都不用交,能避税,这样靠谱吗?我感觉这个金额远远低于市场价,有点不合理吧,能这么操作吗?
老师,开票收入和不开票收入。记账和报税的区别在哪里?
老师,我想问一下,计提和缴纳印花税的分录,如果……
“非同一控制企业购买”和“直接取得”有什么区别呢,老师能举列子说下吗
非同一控制企业购买:比如母公司从非关联单位C公司购买过来的B公司股权,现在将股权转让给子公司D 直接取得:比如母公司与C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B公司,现在将B公司股权装让给给子公司D
好的,谢谢老师,我明白了
好的,能帮助到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