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你好,可控事项是企业能够控制的变化,之所以要求可控事项要调整折现率,是担心企业用这个事项调整摊销额控制利润,而不可控事项是非企业所能控制的事项,不涉及企业操作,不调整折现率
@悠然老师1 你好。 教材原文: 企业与交易对手方修改或重新议定合同,未导致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但导致合同现金流量发生变化的,或者企业修正了对合同现金流量的估计的,应当重新计算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并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重新计算的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应当根据将重新议定或修改的合同现金流量按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或者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的现值确定。 以上是教材原文,我的理解是:这段话包括两重含义,①修改合同条款属于新发生的经济活动,所以不属于资产减值范畴,且应记录其价值变化;②应当按比例(即:此前计算出来的实际利率)记录这次价值变化,不应当重新估计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不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调整一次资产账面价值?因为修改合同条款可能会引起公允价值变化,简单按原先的实际利率折现可能极不可靠。
@悠然老师1 你好。 教材原文:购买选择权、续租选择权或终止租赁选择权的评估结果或实际行使情况发生变化。需要重新计量。 我的问题是: 1.是不是只要这些选择权发生变化都要重新计量,只是如果是可控范围内的重大事件或变化引起的,就要修正折现率,而如果是不可控范围内的事项或变化引起的选择权变化,也需要重新计量,只是仍然按照原折现率计量? 2.为什么可控事项要调整折现率,而不可控事项不调整折现率?折现率在现实中本质上到底代表什么,为什么结果一样,只是原因不同,就可以有两种计量方法?
老师,就是,他这个特殊情形这块,说的,以下两种情形,企业无需就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的信用风险与资产负债表的信用风险进行比较分析, 而直接做出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的假定(企业对这种简化处理有选择权),1.较低的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像这,直接就是,减值第一阶段,。 2中,区分了,应收款项,租赁应收乱,合同资产,的两种情形,一种是不含融资租赁,这种我理解的是原本应该按照整个存续期提减值,可能是2或者3阶段减值,我现在对你简化处理,直接变成第一阶段,未显著增加,直接就是12个月内存续期提减值,。 一种是含重大融资成分的,本来是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也就是原来应该2.或者3阶段的减值)我现在可以让你选择,你愿意第一阶段,第二,或者第三阶段都可以,如果你选择第一阶段,那就是12个月内的,。我对这段文字是这么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当前问题:年审事务所质量部的人(新来的)要求增加确认因对赌未达标的预计负债,但该预计负债调整后,合并报表将会由盈利变亏损,而之前也已经给各投资方基本定稿的报表了,且去年末今年初刚融资,一下就盈利变亏损也不好看,想看看是否必须调整,或是否有方法可以不调整或少调整。 背景及情况: 1、母公司跟控股子公司的投资方有个对赌协议,对赌的是毛利达成,分累计3年和累计5年两阶段,2021年为第3年,业绩未达成,且预计5年末也达不成,投资方尚未提出3年未达成的索赔要求; 2、对方是国资的,一直想进上海母公司,即想持有母公司的股权,双方近两年一直也在就其从子公司退出转入母公司沟通,但目前因为价格原因我们预计无法转股成功; 3、协议中对赌补偿条款和回购条款,对方有主动权,可要求赔偿或回购 1)赔偿方式下有两种方式我们可以选择,现金补偿或股权补偿; 2)回购为兜底条款,相当于按8%利息返还本息(即投资款),如果前面已有赔偿或分红的,可在本息中扣除后返还。
“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在所有被审计单位都会存在”与“所有被审计单位都可能存在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哪个对?
老师,我们是会计咨询服务行业,小规模,我们老板想在经营范围里加上这些,麻烦老师从税上面,风险上,给一些建议。 经营范围增加:接受金融机构委托对信贷逾期户及信用卡透支户进行提醒通知服务(不含金融信息服务) 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信息技术和流程外包服务(不含金融信息服务)
“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在所有被审计单位都会存在”与“所有被审计单位都可能存在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哪个对?
公司租了个厂区,要装修,增加其他硬件设施,涉及多个项目分类,多种结算方式,支付款时,怎样做分录
送货期结束后的最大库存量Q一(Q/p)xd怎么理解?
提供装卸搬运服务,适用多少税率
如何理解第三题发股票股利
这个模考答案显示说法恰当,我觉得不对,不是还得考虑系统升级前控制对财务报表审计的重大影响吗?
老师好,审计。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应当书面与治理层沟通吗?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应当书面与董事会沟通吗?
中级合并报表分录太多,老是记混,有没有更简便的记忆方法……
选择权发生变化都要重新计量,不可控范围内的事项或变化引起的选择权变化,也需要重新计量,只是仍然按照原折现率计量,可控范围按照新的折现率调整
明白。谢谢。
请给个五星好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