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可以记在一张凭证上,也可以记在两张凭证上,都是可以的。
老师好,我财务软件做会计凭证,编制凭证同时设置现金流量,但是有的发票是又有现金支付又有员工垫付。比如一张餐费发票1500元,公司现金付800,不够了,会计垫付700。那这样的分录是借,管理费用1500,贷现金800,贷其他应付款700 但是这样的复合分录不能设置现金流量,提示贷方现金800不等于借方金额数1500。那就要分开做两张凭证吧?贷现金的一张,贷其他应付款的一张。那两个凭证能用一张发票吗?复印一张做原始凭证有效吗?
注册会计师王海在审查明月公司时,发现该公司平时现金收入少,金额小,但发现11月3日21号凭证现金解缴银行8万元,王海对上述业务存有疑问,抽查凭证审查。1.抽调11月3日21号会计凭证,其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80 000 贷:库存现金 80 000 审计人员通过现金日记账调阅收款凭证,发现现金收入凭证所附的收据为9月10日,注明收到某企业厂房租金收入8万元,其会计处理为:借:库存现金 80 000 贷:其他应付款 80 000 审阅“其他应付款”明细账,发现该账户无期末余额,其借方分别发现30000和50000元金额,审计人员立即抽调两张记账凭证,一张为11月15日32号会计凭证,一张为12月9日16号会计凭证,其会计处理均为: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经向该公司询问,已将这笔租金收入作为年终奖发给职工。 要求:不考虑税费,请分析上述处理存在的问题 编制调整分录。
计提并支付公积金算两笔经济业务,记账凭证编号应该编两个号啰,分数编号法不能用吧?
1.简答题资料:某公司2×19年4月份发生了以下的经济业务:(1)4月2日,收回某单位所欠本企业的货款312800元,存入银行。(2)4月7日,用银行存款102000元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投入使用。(3)4月10日,仓库发出材料用于产品的生产价值55250元。(4)4月12日,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42500元备用。(5)4月18日,从银行取得临时借款850000元,存入银行。(6)4月20日,用银行存款272000元偿还应付账款。(7)4月25日,企业的公出人员出差预借差旅费17000元,付给现金。(8)4月30日,收到银行通知,本月水电费为10200元。要求:在专用记账凭证上分别编制本月业务的会计分录,并对记账凭证进行编号(自己选择编号方法)。
幸福电器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3%,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等专用记账凭证的分类编号均从第一号开始,2018年12月发生下列部分经济业务:⑴1日,以现金方式销售给消费者王红,一台收音机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价税合计348元款项已收到,当时税率16%⑵,1日,填制现金激款单将上述销售货款存入银行⑶,2日,签发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13500元备发工资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写出必要的明细会计科目
老师,生产车间购买的垃圾袋计入到制造费用中的什么科目
老师好,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有进项税,有进项转出,还有转出未交增值税,最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有余额,这么多的明细科目,在试算平衡表上怎么填写?
上期确认未开票收入,借预收1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这期开票金额50,应该怎么做分录冲减上期
老板让做一个工资拆分,把工资跟社保拆开,工资5000跟工资8000的人拆分出来的社保金额一样吗,都按最低标准拆分社保费用的话,到时候工资做账的话数字大怎么解决,还有个税工资也是不一样怎么办
固定资产价值低于500万,允许一次性企业所得税扣除吗?
老师,我们公司卖茶叶的,入住了一个酒店,客户买茶叶都是在酒店结算,酒店再按照销售额的60%跟我们结算,40%相当于我们的租金,每次结算我们直接开票给酒店,如果买茶的客户要开票,这个票是酒店开给客户吗?
老师老板让我做一个工资拆分的合同,这个工人工资8000怎么拆分,社保要交多少钱失业养老工商医疗但是多少钱
冲话费100到账110怎么做分录啊
请问老师。个人能去税务局代开专用发票给公司吗?
老师您好,国际战略和全球化战略在题里谁强调单向沟通呀
为什么可以记在一张凭证上呢?
你好,当月计提当月缴纳记在一张凭证上是允许的。
采用分数编号法吗?
你好,如果一页凭证写不完,就需要用分数编号法。
根据《会计基础规范》第五十一条 第?(二款)填制记帐凭证时,应当对记帐凭证进行连续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帐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但是,计提并支付公积金应该算两笔经济业务吧,一个计提,一个支付,两个分录?
你好,虽然属于两笔经济业务,因为相关联,可以记一起的。
可是这是两笔业务呀,采用分数编号法不是矛盾呢?
你好,分数编号法是一页凭证写不下用到的,如果分开写的话,就不能用分数编号法。
“当月计提当月缴纳记在一张凭证上是允许的。”“虽然属于两笔经济业务,因为相关联,可以记一起的。”这个是依据什么呢?
你好,这个老师没找到依据,但是实际工作中很多这样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