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个税是累计预扣预缴个税 还要看你月工资的累计数
申报2021年1月个人所得税时,有一个人工资填的5400,入职日期写的2020年12月1号,为啥还是要交个税呢?不是应该扣除费用10000吗?为啥只扣除费用5000?
申报2021年1月个人所得税时,有一个人工资填的5400,入职日期写的2020年12月1号,为啥还是要交个税呢?不是应该扣除费两个月费用10000吗?为啥系统只扣除费用5000?剩下400要交个税?
10000的工资,一个月要交多少税?10000-5000-4000(专项扣除)=1000,不是应该交30的税而已吗?为什么我这里申报时显示要交120一个月
老师,我们这有个人,月工资一万多,扣完专项扣除还剩五千多,为什么给他报个税的时候,显示他不用交税
老师:这个个税是月超多少交税的呀?原来我理解的是比如10000工资,减5000扣除,在减专项扣除及专项附加扣除3000,那就2000要按3%交税对吧?那为什么里面老师说年工资不超10万不用交个税呢?
我们是工厂,以exw条款和香港的一家贸易公司A签署销售合同,现在税务局要求exw条款出口的工厂需提供货物在境内装载前的运输费和保费发票,账单及水单,这段运输是客户负责的,但是因为客户是香港公司,他是和一家香港运输公司B签署运输合同,由B开具形式发票,实际B再委托国内子公司C完成业务,C开具了一定数额的专票发票给B,以备稽查,但是额度和实际发生的不符的,现在的问题是客户A担心提供了B开具的形式发票,税务局认不认可这个发票以及提供后税务局会不会追查到C公司还有B公司,另外我们现在想让客户签一份证明书,里面提及客户当月运输我司货物产生的运费是多少,然后要客户加盖公章,如果客户提供后税务局会不会进一步要求提供与之对应的发票
我们是工厂,以exw条款和香港的一家贸易公司A签署销售合同,现在税务局要求exw条款出口的工厂需提供货物在境内装载前的运输费和保费发票,账单及水单,这段运输是客户负责的,但是因为客户是香港公司,他是和一家香港运输公司B签署运输合同,由B开具形式发票,实际B再委托国内子公司C完成业务,C开具了一定数额的专票发票给B,以备稽查,但是额度和实际发生的不符的,现在的问题是客户A担心提供了B开具的形式发票,税务局认不认可这个发票以及提供后税务局会不会追查到C公司还有B公司?有没有税务风险,比如追缴税
麻烦问下老师,我们公司销售农业机械,是免增值税的,现在客户要求开13个点专票,我们公司有进项13个点票,开了要交税吗
老师,这个王志平她是未到期提前退费,她一整年的租金是14万,退费退了19000多,老板让我把退费加一行,然后减掉退费后这个再怎么摊销
内部交易不会影响乙公司调整后净利润吗?
老师,员工出差的吃饭补助,公司每天补助100元,这个不需要开发票,这个吃饭补助,需不需交个税?
老师,这道题,我不明白,为什么分子是加的225,而不是加(850+225=1075)
你好,我是一般纳税人,豆腐娘,豆腐泡那些还有带鱼干,贡丸这些开票税是多少啊
出口锂电池,退税9个点,开销售发票税率是要开免税吗?
老师,进出口退税业务,出了报关单再叫客户开进项发票,在业务流上时间会不会有问题?
从9月份到12月份,每个月10000,怎么算是要交480?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40000-20000-16000(专项)=4000*3%=120,不是这样吗
120 是累计预缴的个税吧 (10000*4-5000*4-4000*4)*0.03=120 已经预缴的个税是90 所以本月还是120-90=30
要减去已经预缴的 120是要累积预缴个税
申报个税时,就是自然人电子税务局这里,显示480,怎么算的?
方便看下电子税务局怎么显示的呢
累计收入40000,累计减除费用20000,累计扣除项目4000,应纳税所得16000,那就是要交480的税了
累计扣除项目是4000,这个专项扣除不是一个月4000吗?怎么4个月这个累计扣除项目才4000?
是的 要是这样的话乐基预缴税额是480(40000-20000-400)*3%=480
现在交480,等年度汇算清缴时是不是会退还一部分?
年度汇算清缴如果是这个数 那就不会退了
专项扣除一个月的有4000,为什么4个月才得抵扣4000?
那应该是16000 看哪里填错没有
赡养老人扣除额如果是两个老人是可以抵扣2000元一个月吗
独生子女可以抵扣2000,非独生子女进行分摊
一年累计工资是90000,专项扣除4000元一个月,社保352一个月,这样算下来是不是不用交个税
是的 这样算不用交个税
如果说这个人是10月份开始上班,那么抵扣额的话,是从10月份算还是从1月份算?
累计减除费用按照 5000 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