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预算法,就是你在上一年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之前的数据来调整零基预算,就是不完全考虑之前的标准,全部重新确定数据。 定期预算法就是你编制那个预算的时间是固定的。
老师!能不能详细解释一下!增量预算法,零星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等其他预算法的各个区别及其特点!我总是区分不清楚!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定期预算法流动预算法怎么知道含义 区别不明白 通俗易懂解释
12. 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包括( A货币时间价值 B投资项目计算期 C.费用支出 D.资本成本 13.根据业务量、成本和利别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多个业务量水平为基础,编制能够适白多种情况预算的一种预算方法是( )。 A弹性预算 B滚动预算 C零基预算 D.定期预算 14.下列预算中。属于财务预算的是( ). AL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制造费用预算 D.现金收支预算 15.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50件,共耗用直接材料100千克.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y2.2千克,每干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20元.实际价格为23元,则该产品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A. 100 B 200 C 300 D.250
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前两年生产经营情况如下(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第一年:单价120产量5000销量4000第二年:单价120产量4000销量5000直接材料20元/件变动性直接人工16元/件固定性直接人工10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6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12000元变动性销售费用8元/件固定性销售费用20000元固定性管理费用30000元要求:1.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两年的单位产品成本2.分别采用完全成法和变动成本计算两年的利润3.对第二年中两种方法下的利润进行比较分析4.计算第二年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5.计算第二年销售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和贡献毛益率6.计算第二年的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率和销售利润率7.以第二年为基础,计算利润对销量的敏感度8.预计第三年的销量将增加20%,其他因素不变,计算第三年预计能实现的利润增长幅度和第三年能实现的利润额9.假设第三年预计价格下降2%,销量增加20%,其他因素不变,预测第三年的利润是多少?
某公司只销售一种产品,前两年生产经营情况如下(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第一年:单价120,产量5000,销量4000;第二年:单价120,产量4000,销量5000;直接材料20元/件,变动性直接人工16元/件,固定性直接人工1000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6元/件,固定性制造费用12000元,变动性销售费用8元/件,固定性销售费用20000元,固定性管理费用30000元,要求:1.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两年的单位产品成本。2.分别采用完全成法和变动成本计算两年的利润3.对第二年中两种方法下的利润进行比较分析。4.计算第二年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5.计算第二年销售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和贡献毛益率。6.计算第二年的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率和销售利润率。7.以第二年为基础,计算利润对销量的敏感度。8.预计第三年的销量将增加20%,其他因素不变,计算第三年预计能实现的利润增长幅度和第三年能实现的利润额。9.假设第三年预计价格下降2%,销量增加20%,其他因素不变,预测第三年的利润是多少?
老师,这个普票的备注处必须要写上销售方和购买方银行地址等信息吗?
131题,请问老师从成本法转权益法,,原成本法后续计量净利润不需要调整账面啊
老师 有限责任公司要注销 资产负债表上未分配利润60多万,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老师,现在领纸质发票,需要戴什么东西吗?
老师,我们是一般纳税人,个体户开了张免税香烟普票给我们,我们可以用吗,应该要开有税率的吧
去年计入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间接费,今年汇算清缴调减这部分的成本,分录怎么做
老师 我们建筑公司可以增设消防项目吗 增加经营范围
发放股票股利的会计分录怎么做?然后它涉不涉及到股权资本的变化?请贾苹果老师回答,其他人勿接,否则差评谢谢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报关单上有两个商品视同内销,在账务和报表上怎么操作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2×15年末持有乙原材料100件,成本为每件5.3万元,每件乙原材料可加工为一件丙产品,加工过程中需发生的费用为每件0.8万元,销售过程中估计需发生运输费用为每件0.2万元,2×15年12月31日,乙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为每件5.1万元,丙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6万元。 乙原材料持有期间未计提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15年末对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 )万元。 A.0 B.30 C.10 D.2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原材料乙用于生产丙产品,先判断丙产品是否减值。 单件丙产品成本=5.3+0.8=6.1(万元) 单件丙产品可变现净值=6-0.2=5.8(万元) 丙产品的成本大于其可变现净值,说明发生了减值。 原材料乙的单位成本为5.3万元 原材料乙的单位可变现净值=6-0.8-0.2=5(万元) 单件原材料乙应计提跌价准备=5.3-5=0.3(万元) 100件原材料乙应计提跌价准备=100×0.3=30(万元) 为什么丙产品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是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