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后的净利润是 900-(3000-2000)/20=850 确认投资收益850*0.4=340
)甲公司于2016年12月30日出售其所持联营企业(丁公司)股权的50%,所得价款1900万元收存银行,同时办理了股权划转手续。甲公司出售丁公司股权后持有丁公司12%的股权,对丁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响。 甲公司所持丁公司24%股权系2013年1月5日购入,初始投资成本为2000万元。投资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8000万元,除某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900万元外,其他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上述无形资产自取得投资起按5年、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 2016年12月30日,按甲公司取得丁公司投资日确定的丁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丁公司净资产为12500万元,其中:实现净利润4800万元,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减少300万元;按原投资日丁公司各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持续计算的丁公司净资产为12320万元,其中:实现净利润5520万元,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减少300万元。 其他有关资料: ①甲公司实现净利润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不再分计算甲公司出售丁公司股甲公司出售丁公司股权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编制分录
2016年甲公司购买丁公司百分之40的股份并派人参与丁公司生产经营决策,购买日丁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5000万元,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8000万元,3000万元增值均来自丁公司的一栋办公楼,该办公楼原值20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零预计使用寿命4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自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权之日起剩余寿命20年,丁公司2016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问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是多少
20×6年1月1日,甲公司自C公司购买丁公司40%的股权,对丁公司有重大影响,购买对价为3000万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购买日,丁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2000万元差异均来自于丁公司的一栋办公楼。该办公楼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自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权之日起剩余使用寿命为20年。丁公司20×6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增加200万元。20×7年3月2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丁公司股权全部售出,收取价款3500万元。要求:以万元为单位,作出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出售)。
2×20年1月1日,甲公司自C公司购买丁公司40%的股权,对丁公司有重大影响,购买对价为3000万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购买日,丁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2000万元差异均来自于丁公司的一栋办公楼。该办公楼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自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权之日起剩余使用寿命为20年。2×20年6月1日,丁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共计200万元。2×20年7月30日,收到现金股利80万元。丁公司2×20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增加200万元。2×21年3月2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丁公司股权全部售出,收取价款3500万元。要求:以万元为单位,作出以下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①编制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权的会计分录。②计算并判断是否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回答需要或不需要③2×20年6月1日,丁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④2×20年7月30日,收到现金股利⑤丁公司2×20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投资收益只需写出金额,不列计算过程。应确认的投资收益=⑥丁公司2×20年其他综合收益增加200万元
2×20年1月1日,甲公司自C公司购买丁公司40%的股权,对丁公司有重大影响,购买对价为3000万元,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购买日,丁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2000万元差异均来自于丁公司的一栋办公楼。该办公楼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自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权之日起剩余使用寿命为20年。2×20年6月1日,丁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共计200万元。2×20年7月30日,收到现金股利80万元。丁公司2×20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增加200万元。2×21年3月2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丁公司股权全部售出,收取价款3500万元。要求:以万元为单位,作出以下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会计分录:①编制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权的会计分录。②计算并判断是否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回答需要或不需要。③2×20年6月1日,丁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④2×20年7月30日,收到现金股利。⑤丁公司2×20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投资收益只需写出金额,不列计算过程。应确认的投资收益=⑥丁公司2×20年其他综合收益增加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