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 非同一控制下,最后 出售时这个商誉可以税前扣除,税法上是不认可商誉的,所以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1)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了商誉并且按照所得税法规的规定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如:吸收合并时应税合并,初始确认时不产生暂时性差异)的;(2)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请问上述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产生暂时性差异。请问两者区别在哪里?
会计上作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但按照税法规定作为免税合并的情况下,商誉计税基础为什么是0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满足免税合并条件的,计税基础为原计税基础,产生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影响的同时,影响合并确认的商誉,这个递延是指在合并报表中做,还是个别报表 还有下图这道题,是指个别报表做的分录还是合并报表做的分录
这里的商誉为什么是这样计算的呀,我自己计算的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以商誉=8500-10000*80%=500,这个答案的算法我看不懂
房地产企业工抵房业务,抵给施工单位A60万,A卖个客户B40万,房地产企业给B开销售发票40万,这个业务有什么风险吗;房地产企业能省税款吗?
老师,事务所查出来没按节点确认收入,按的发票确认的收入,怎么跟他们解释呢
老师,是所有的合同都要交印花税,还是只有税费种认定信息里边征收品目里边有的才缴纳
老师,我公司2025年不想继续申报高企了 系统自带的加计扣除可以不要吗? 不然后面又要不补缴税款
我算的是2.5,正确答案是2吗?
老师,请问某职工因违规操作,给公司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公司对该职工罚款2万元,从他的备用金内扣除,请问分录怎么做?
公司转租房子需要缴纳印花税吗?
老师您好,请问出售废旧的电梯给对方开发票开什么项目,这个电梯不是我的固定资产,谢谢您
老师您好,请问出售废旧的电梯给对方开发票开什么项目,这个电梯不是我的固定资产,谢谢您
去年计提的费用,一直没有取得发票,汇算清缴需要补交所得税,账上需要红冲去年计提的费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