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吗老师
某企业计划生产1000件甲产品,正常售价80元/件,产品成本构成为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12元,变动制造费用13元,固定制造费用10元。该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180件,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获得租金收入200元。现有一客户要求追加订货200件,出价50元/件,若接受订货需增加价值400元的专用设备。试分析此项订货能否接受。
假定某企业现有剩余生产能力12 000工时,可用于生产甲产品,甲产品每件需2工时。该产品单位售价60元,变动成本52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12元,变动制造费用9元,固定制造费用11元。目前有一客户向企业提出追加订货6 000件,并增加一些新的工艺,为此需购置一台新设备,设备价值10 000元。该客户仅出价50元。此时,假如接受追加订货后相关收入为 填空 1 元,增加的变动成本是 填空 2 元,专属成本是 填空 3 元,机会成本是 填空 4 元,相关损益为 填空 5 元。目前有一客户向企业提出追加订货7 000件,其他条件不变,假如接受追加订货后相关收入为 填空 6 元,增加的变动成本是 填空 7 元,专属成本是 填空 8 元,机会成本是 填空 9 元,相关损益为 填空 10 元。
定某企业现有剩余生产能力12000工时,可用于生产甲产品,甲产品每件需2工时。该产品单位售价60元,变动成本52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12元,变动制造费用9元,固定制造费用11元。目前有一客户向企业提出追加订货6000件,并增加一些新的工艺,为此需购置一台新设备,设备价值10000元。该客户仅出价50元。此时,假如接受追加订货后相关收入为填空1元,增加的变动成本是填空2元,专属成本是填空3元,机会成本是填空4元,相关损益为填空5元。目前有一客户向企业提出追加订货7000件,其他条件不变,假如接受追加订货后相关收入为填空6元,增加的变动成本是填空7元,专属成本是填空8元,机会成本是填空9元,相关损益为填空10元。
【例】假定程宇公司正常组织男装西服、女士旗袍和童装的生产销售,其中男士西服每件需80机器小时,单价为1,250元,单位产品成本为1,050元,其中直接材料80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制造费用50元,固定制造费用50元,现有剩余生产能力4,000机器工时。目前有一客户向公司提出追加订货40件,并增加一些新的工艺要求,为此需购置一台新设备,设备年使用成本3,000元。该客户仅出价1,150元。假定公司的剩余生产能力不能移做他用,那么是否接受该批订货?
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年设计能力为10 000件,销售单价为68元,其成本数据如下:直接材料20元;直接工资16元;制造费用20元,其中:变动性制造费用8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2元,单位产品成本合计56元。该企业当年有35%的剩余生产能力未被利用。有一客户提出订货,假设有以下两种不相关的情况: 情况一:客户提出订货3 000件,每件出价47元,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情况二:客户提出订货3500件,每件出价55元,客户对产品质量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要为此投入资金20 000元,另外若不接受订货企业可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贡献毛益13 000元。 要求: (1)指出决策中的无关成本; (2)计算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3)情况一下,企业是否接受追加订货?追加订货利润增加还是降低? (4)情况二下,计算差别收入、差别成本、差别损益并进行决策。
请问老师,实习生的工资,每月按时发放的按照劳务费申报还是按照工资申报呢?
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不应该按月计算吗?对这题的答案理解不了,请老师指教
上月开了5万的增值税发票,这个水利建设专项收入怎么申报,要不要缴税
物业公司预交供电所电费4万(其中有商业用电和物业用电),代收商业电费0.6万,实际商业用电3万,物业用电0.8万,因抄表周期差,部分电费在下月付,请问老师,这种情况怎么做账
老师,这样的费用凭证可以吗,合并生一个凭证了
24年11月收到供应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在24年11月申报增值税申报时已经抵扣了,现在供应商却在25年4月红冲,导致25年申报增值税时产生税金。我应该是如何处理?
老师这种影响金额有没有便于理解的方法啊
加油费计入什么科目呀老师
部分替换是什么意思,该怎么做
已知甲产品的毛利率是0.18,现在要算出满10000,返1100给旅行社,以下两种算法哪种对?A:10000×0.18=1800-1100=700, 700÷10000=0.07 B:10000-1100=8900×0.18=1602 1602÷10000=0.1602 现在要算出满1万返1100的毛利率。请问老师以上两种算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
同学你好,答案如下 1.50*6000=300000 2.(52-11)*6000=246000 3.10000 4.0 5.300000-246000-10000=53000 6.50*7000=350000 7.(52-11)*7000=287000 8.10000 9.(60-(52-11))*1000=19000 10.350000-287000-10000-19000=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