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投处置了暂时性差异才会转回,所以企业不处置,就是不会转回,长期持有,就是不会转回,所以企业可以控制,因为是否出售,是企业可以控制 2企业打算长期持有,则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2.甲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18年12月31日预计2020年以后不再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且所得税税率将变更为25%。(1)2018年1月1日期初余额资料: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30万元(即因上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为13.5万元(即因上年预计负债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万元而确认的)。(2)2018年12月31日期末余额资料: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0万元。(3)除上述项目外,该企业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该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2018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所税税费用并做会计处理。
2.甲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18年12月31日预计2020年以后不再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且所得税税率将变更为25%。(1)2018年1月1日期初余额资料: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30万元(即因上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为13.5万元(即因上年预计负债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万元而确认的)。(2)2018年12月31日期末余额资料: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0万元。(3)除上述项目外,该企业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该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2018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所税税费用并做会计处理。
起1、《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十三条同时规定:“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在这个规定下,如果企业未来几年连续亏损,仍然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对吗? 2、如果在未来几年亏损下仍然计提做了如下的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如果做了上述这个分录对企业的资产和利润有什么影响? 请老师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暂时性差异不缺认递延所得税负责的情形中 对于长投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责要同时满足两条件 1.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 2.该暂时性差异在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这两个条件没理解,甚至感觉有点矛盾
老师,公司一般纳税人2024年购进二手车3000,进项没抵扣,25年4月销售了这辆二手车3000,只有二手车开的发票,怎么写分录?
农业合作社投资人类型选法人股东、自然人股东、合伙企业还是个人独资企业,分别都是什么意思
老师我司为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向银行贷款来建设新厂房,因我司资质不够借用A公司(一般纳税人)来贷款,A公司法人收到贷款,由A公司法人转入到我司公户,所产生的利息我司支付给A公司法人,由其付给银行,(我司和A公司老板为同一人,老板不是法人)请问我司收到的借款,以向A公司借款还是向个人借入账呢,如何完善原始凭证呢。
老师,您好!我企业是承租方,5月份该不该缴纳土地使用税?
补缴2021-2024年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会计分录,企业会计准则
老师每月工资7千,年收入就是84000,这个个税一直都是3百分之哇
请问小微企业没有房租发票,汇算清缴时纳税调整填在哪一栏
老师,请问如何变更营业范围
您好,接到税局电话,说城市配套费没有交,这是什么税?什么情况下需要缴纳那
老师,24年的利润34万,因稽查要调整成50万,账上要怎么调?我们账上的成本费用都是对公付款的?我要咋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