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一般是根据项目立项书上的人员来判定。 企业研究开发人员主要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三类。 1、研究人员 是指企业内主要从事研究开发项目的专业人员。 2、技术人员 具有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中一个或一个以上领域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在研究人员指导下参与下述工作的人员: ——关键资料的收集整理; ——编制计算机程序; ——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 ——为实验、测试和分析准备材料和设备; —记录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编制图表;从事统计调查等。 3、辅助人员 是指参与研究开发活动的熟练技工。
我们是研发公司,公司人员都属于研发部,不开发自己的平台,专门接外面的研发技术合同,对方再根据我们产生的费用以及工资人员成本来跟我们结算费用,那我们公司应该怎么做账呢?人员工资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研发合同的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吗?
根据总局2017 40号,关于研发人员的的工资支出,里面的研发人员包括 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我怎么判定企业的这些人员适合上面所讲的属于研发人员,技术人员?需要证书?
老师 研发支出 1. 费用化支出里面的人员人工包括哪些啊 那些属于人员费 像人员工资社保 福利费,发生的差旅费这样算吧?是不是这些啊 2.那些属于直接投入的费用啊 像直接投入的材料这些是不是就是 技术服务费这些也是哈
公司2022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2年账上没有研发费用,但是税务申报表—利润表里研究费用有数额,不知是什么数额。22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a107012,第二行自主研发 合作研发 集中研发有数额,等于第三行人员人工费用。。但我把2022年研发人员工资加起来,不等于这个数,比这个数小。。。。我想问,今年我们要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复审了,找第三方机构出审计报告什么的,会要求我们公司提供人员人工费用明细吗?之前会计离职好久,我怎么找数也跟汇算清缴报表里的对不上
公司2022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2年账上没有研发费用,但是税务申报表—利润表里研究费用有数额,不知是什么数额。22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a107012,第二行自主研发 合作研发 集中研发有数额,等于第三行人员人工费用。。但我把2022年研发人员工资加起来,不等于这个数,比这个数小。。。。我想问,今年我们要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复审了,找第三方机构出审计报告什么的,会要求我们公司提供人员人工费用明细吗,1-12月凭证没有把研发人员工资计入研发费用科目,都是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了,这企业所得税上能加计扣除吗
公司和分包签了13个点材料发票,9个点工程款的发票,这两个合同是一个项目,那公司可以和业主只签9个点的发票吗
老师,您好~想咨询下公司为一般纳税人,本月账务凭证录入完后,预估产生利润。如果计提企业所得税,一般操作步骤是,先结转损益,看本期利润?然后删除结转损益凭证,计提企业所得税,提取盈余公积,再重新结转损益吗?
购买的牛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需要每个月计提折旧吗?
老师 请教下 公司银行账户收电商平台款项,如何做账
老师你知道反向开票吗?我们公司开了反向发票,产生的增值税应该怎么做帐,
你好,请问有增值税税负测算表的模板吗?通过税负率反算出成本和单价应该怎么算?
你好老师 给客户开票收,对公到账后收取税金,其余私人退款,退款转账时备注什么
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呀?用公司电脑几天都登不上,用家里的电脑还能登上
农业企业购买的种子,计入什么科目,成熟啦收割销售
养殖企业购买的牛,是属于什么资产,买回来养大的销售的牛
我可以讲我企业的全部人员参与了研发吗,老师列出的内容,随意乱填写都没有问题,又不需要证书在证明啊
上面的要求:专业人员啊,经验啊,这些税务局怎么来考核我们的人员符不符合这样的要求
上面已经讲过了,一般是根据项目立项书上的人员来判定的,你企业有研发项目,必然有对应的项目立项书,项目立项书上有明确的科技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如果税局需要资料,也是需要将项目立项书一并提供给税局。你说的证书之类只是人事部门留底的资料。
那我研发出来的东西,一定要有专门的部门界定吗,例如我研发一个考勤机,研发好自己用,这种算研发活动吗,其实就是想可以可以加计扣除75%的费用
1、如果自行研发考勤机供自身使用,是实质性的改进技术,并不仅仅是系统的常规升级,也可算研发活动。 研究开发活动是指,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不包括企业对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或对某项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新的材料、装置、产品、服务、工艺或知识等)。 2、如果不去申请省科技型企业、国高之类,一般是企业自身审定,做好资料的备案。 3、如果去申请省科技型企业、国高之类,一般是当地科技部门审定,专家评价一般是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判断。 ——行业标准判断法。若国家有关部门、全国(世界)性行业协会等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提供了测定科技“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技术、产品(服务)、工艺”等技术参数(标准),则优先按此参数(标准)来判断企业所进行项目是否为研究开发活动。 ——专家判断法。如果企业所在行业中没有发布公认的研发活动测度标准,则通过本行业专家进行判断。获得新知识、创造性运用新知识以及技术的实质改进,应当是取得被同行业专家认可的、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对本地区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目标或结果判定法。在采用行业标准判断法和专家判断法不易判断企业是否发生了研发活动时,以本方法作为辅助。重点了解研发活动的目的、创新性、投入资源(预算),以及是否取得了成果或中间成果(如专利等知识产权或其他形式的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