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里的进项有多少?从哪里可以看出?
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生产企业,2002年9月10月发生如下业务。9月,出口货物,离岸价格40万美元,内销货物,销售额350万人民币,购进材料,货款500万元人民币。10月,出口货物50万美元,内销货物,销售额300万元人民币,购进材料,货款450万元人民币。如果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3%,汇率为1:8.27,企业采用免抵退办法,计算企业9月10月应纳,应退的增值税
某进出口公司是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产品实行"免、抵、退"方法,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销售和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为13%,退税率9%,该厂200X年2月有关业务如下:(1)报关离境出口商品,FOB:USD20万元,汇率:5.35(2)内销商品销售额500万元(3)外购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650万元,货物已验收入库(4)本厂在建工程领用库存外购货物成本20万元要求计算出口退税。
公司是具有进出四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产品买行"先、抵、退“方法,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市,对外市交易采用交易昌即期汇率折算。销售和外购货物的增值稅稅率为13%,退税率19%,该厂20x2年有关业务如下一月份(1)报关离境出口商品,FOB:USD35万元,汇率:5.2(2)内销商品销售额:500万元(3)外购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汪明的价款550万元,货物已验收入库(4)将自产产品用于对外投资,折合销售额20万元(5)期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8万元二月份(1)报关离境出口商品,FOB:USD30万元,汇率:5.35(2)内销商品销售额:500万元(3)外购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30万元,货物己验收入库(4)本月工程外购货物成本2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求:计算出一月和二月的以下数据值本期内销销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允征抵扣税额木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木期应纳税额允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允抵税额布期留抵税额
ABC公司是具有进出四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产品买行"先、抵、退“方法,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市,对外市交易采用交易昌即期汇率折算。销售和外购货物的增值稅稅率为13%,退税率19%,该厂20x2年有关业务如下。一月份:(1)报关离境出口商品,FOB:USD35万元,汇率:5.2。(2)内销商品销售额:500万元。(3)外购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汪明的价款550万元,货物已验收入库。(4)将自产产品用于对外投资,折合销售额20万元。(5)期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8万元。二月份:(1)报关离境出口商品,FOB:USD30万元,汇率:5.35。(2)内销商品销售额:500万元。(3)外购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30万元,货物己验收入库。(4)本月工程外购货物成本2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求计算出一月份和二月份的:本期内销销项税额。全部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允征抵扣税额。木期可抵扣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木期应纳税额。允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允抵税额。本期留抵税额。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 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3%,退税税率为10% 2020年1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批,取得的 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4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 抵扣的进项税额52万元通过认证。.上期末留抵税款 5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 113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 币200万元。 要求: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老师,8月的工资,9月发放,10月申报个税是申报8月的工资么?
老师,我们企业从来都没有申报过工会经费,这个月税务系统直接弹出一张通用申报工会经费申报表需要填,填报起止时间是7月到9月,这种情况我应该怎样填呢?就按照上面提示的月份,只报这个季度的?
你好,我们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有二级科目,劳务派遣人员工资,需要填写至计入成本的职工薪酬吗
如果提前付给员工3万,个税能分摊每月5000申报吗?是不是不可以了
老师,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改了,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包括劳务派遣的工资吗?我们的会计把劳务费也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了,在填表时用不用把劳务费的金额减掉呢
老师好,酒吧行业现有的税务优惠政策有哪些?谢谢!
@苏晓燕老师!!那这种情况按你们老师的经验要怎么处理呢?
我的印花税有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技术合同都是核定过的,但是只有技术合同本季度没有发生,另外两个有发生,技术合同还需要申报吗
我的印花税有买卖合同,租赁合同,技术合同都是核定过的,但是只有技术合同本季度没有发生,另外两个有发生,我只申报另外两个就可以了吗
老师您好,总表如何更新到分表,主要总表有很多合并单元格,导过来保留原格式,表头也有合并单元格,是一个销售表,从多个维度老板想看分表,比如按业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