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数量就下掉库存4,单价还是22就是了
老师。我用的用友T3标准版财务软件。然后其中有个核算模块。里边包括材料入库。出库。产成品入库。出库等。然后一般进货后仓库都是用这个软件做了材料入库出库。(其中有材料(有好多种类,扁钢,角钢,钢板等等),外购产成品,辅料等等。)我想问下,关于这个原材料(就是我们买的材料我这快怎么做账。按名细录入吗。我之前直接做的原材料没有分开。也没有按数量金额式登录,这样的话我怎么做呢。老会计说让我和仓库的原材料对上(主要是重量单价对上,我这快怎么改善呢谢谢了))
某公司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时间为6月30日和12月31日,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按单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假设该公司只有一种存货。2008年年初存货的账面成本为20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6万元;2008年上半年度因售出该项存货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2008年6月30日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8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5万元;2008年下半年度因售出该存货又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2008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成本为22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23万元,则2008年下半年度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存货跌价准备”年末余额和2008年下半年度资产减值损失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发生额分别为多少万元。老师,请问这里面的所有会计分录要怎么写?特别是,已经结转了一小部分,然后出售,该怎么理解?这个前一期的会影响到后期吗?然后期末预计可变现净值是22,成本是23呢?
关于会计成本核算老板的意思是本月销量是30万,就按30万来核成本,但是现在的成本会计确说这个月下了30万的单子,但是我们车间生产完需要2个月时间,如果按老板说的来核算,库存原料和当月原材料库存对不上,会计是怎么核算当月成本的呢,她是用当月原材料入库数-去当月月未原材料库存数,得出的数就是当月实际领用原材料数,比如算出的这个月领用原材料是10万,当月销量就是15万-10万成本-费用剩余的就是当月利润,下个月在用这从方式核算出成本,只到这笔订单30万完成。问题是现在这有公司出货没有出库单,如果按会计的方法来核成本的话,没有出库单做依据,数据的真实性不高,以后就是我来接替她的工作,我因该怎么做能把工作做的更好。
求经验丰富老师回答,谢谢! 我想问下,我前面的会计走了好久了,没有人交接,他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能从哪里来?正常的是有成本核算表的,但是我每一个文件都看了,没找着 我找到了他计算结转原材料到库存商品的,用的当月的销售单价,应该是不对的吧? 主要是想问下有什么思路,这个数据除了出库数量*成本单价,还有没有别的计算方法 前面的会计走了一年,联系不上,整年的凭证都没有一个附件,我只能根据电脑储存资料来做
就是明细账的话,它是根据记账凭证来填制的嘛,然后看一下我这个填的这个思路是对的吗?,然后后面的。每一笔就是也是根据记账凭证,然后一直这样的写下去对吗?那个余额栏里面的金额要不要去算一下,然后把它算出来之类的,然后关于这个明细账的话,就是我这个填法对吗?就是到时候翻下一页记账凭证,然后就往后看看到原材料,然后就把它相应的位置就这样填进来,这个12月06日然后寄至多少多少号,然后摘要然后金额什么什么的,然后余额那个地方要填吗?然后大概要怎么去算呢,然后数量和单价这里在记账凭证这个上面我也看不大出来,所以这个要填吗?这个是数量金额式的明细账,也是这样停下去的吗?那后面到时候这个三栏式明细账的话也是这种填法吧
企业年度利润表资产减值损失为负数,做汇算清缴时需要在纳税调整明细表第33行填证书调整吗
老师,手工帐登资产负债表时数字后面的小数点就算是零也要表示出来画一横或者是两个零吗
老师我4月份计提的工资,现在5月份即将发放(发的是4月的)发放4️工资的同时我也要报4月的个税,个税的具体数字我也算不清,我就在想我把四月的应发工资数填在个税表里,让系统自己算出个税,我在照抄系统上的个税做实发的这笔分录可以吗
老师, 24年7月有2笔餐费未付款,但是我做分录的时候,用库存现金支付了 现在还能在25年1月修改吗?改成未付
都说年底结账 分录是 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我想问的是这里的本年利润 是不是指利润表的本年累计金额转到未分配利润?
从业证书取消后,现在从事会计记账工作,需要取得证书吗
老师, 2月5号收到A公司的发票3万元,2月9号A公司把这张发票红冲了 这2张发票我要做分录吗?
税金及附加借贷方表示什么
股权变更,按股东占比分配股权交分红个税,这个未分配利润是按税务报表还是哪里取的数
股权变更,按股东占比分配股权交分红个税,这个未分配利润是按税务报表还是哪里取的数
那他出库单单价是30不是22
只有一笔了怎么是30呢?按原来的单价出库
老师就是问你这账怎么记,你这说的我也知道呀
就是按我说的下账呀,数量4,单价22
单子上是30老师,我不能按这个下呀
你的上月的余额只有那么多呀,是担子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