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同学,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放的时候才涉及其他应收款,本身就错了哈! 你把这个凭证红冲在做一个正确的,但年终汇算清缴时再做损益类科目差异那部分调整!要不越调越不清楚

 
                                     
                                     
                                     
                                     
                                    老师 请问我们有一笔退回来的社会保险费 这个已经是12月的费用了 就是单位部分的我们交多了 已经入了费用分录就是计提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 付出去就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然后1月份社保把钱退回来了 已经跨年 请问怎么做会计分录呢
老师,去年的成本,做错了,做到福利费了。现在我要怎么调整啊? 本来正确的分录是: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付账款-xxx 但是之前会计做成: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库存现金
老师 我看到之前的会计把前面的账做错了分录做错了 现在更改怎么做才不会出现问题呢,原本是借:管理费用3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8239.48 贷个人社保1760.52才对吧? 但是已经跨年了 怎么办
当时是预付给职工的一年到两年的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然后就每月分摊,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可这样到年末没有分摊完,出现负数,该怎么办呢?这个不能出现负数吗?是不是开始分录就做错了?该怎么改正?老师麻烦讲解一下吧
当时是预付给职工的一年到两年的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然后就每月分摊,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可这样到年末没有分摊完,出现负数,该怎么办呢?这个不能出现负数吗?是不是开始分录就做错了?该怎么改正?老师麻烦讲解一下吧,没有计提呢
 
                请问公司注册地在珠海,员工被外派去茂名工作,员工在茂名租房可以抵扣个税吗?
河南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是否都要填或填免报提交?谢谢老师,有人说没接到银行通知或短信不用填,是吗?谢谢老师
老师,中间商销售蔬菜,可以直接开0税率普票吧?不用再向税局走什么流程
老师,有工商年检的网址吗
老师,被人挑刺,有人说自己的不是的时候怎么办?感觉要爆炸了
老师您好,想问下我司是百分百被控股公司,受益人备案信息怎样填写
老师好 (消费税问题) 这句话:金银首饰和其他产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按销售额全额征收消费税,从高适用税率。 我的问题:那比如珠宝玉石是在基础环节征收,珠宝玉石当时出厂并销售时已经按照销售额2万*10%交过消费税了,那金银铂钻在零售环节的销售额是8万,组成套装出售价格是10万(2+8),那是说在零售环节按照10万*10%(按珠宝玉石的税率)来交消费税吗?而已经交过的2万*10%的珠宝玉石的消费税交了也就交了也不能抵掉,是这意思吗?
老师,74题计算时第二步当期应纳税额是负数是不是就代表不需要交税?是留抵?
老师,你好,我们不可能24年和25年只缴纳过一次印花税啊。是不是筛选的条件有问题?为什么找不到呢
@董孝彬老师接一下,谢谢,问题一,老师这三种表述的意思分别是:加权————每一个产品进出库数量都要有清单的意思?比例法:——主营业务收入不分品类,但是库存出入库要分?全额结转———全部商品出库?(不是很太理解呢老师)————麻烦老师分别给解释一下这三种结转方法,并且列举几个对应行业!(不着急,您先忙!)
现在做了一个负数的 然后又做了一个正确的 但是现在做完以后感觉 数据相差更大了
有什么办法可以调完以后平账呢
你也可以调整平账,但是汇算清缴依然要调整差额
原本我贷方:应付职工薪酬50000 现在反而变多了 变成50000+28239.48=78239.48了 但是这28239.48 我之前不是付过了吗
因为计提提存了,付的时候肯定也错了!所以你查存在哪个凭证,先调凭证!年终再汇算
是我哪里没做对吗?
发放的时候是对的
而且这里还是平的 我有点懵了
老师 我知道了 问题出在 当时系统出现了问题 重新录入期初余额 把这个数据录入进去了 估计是 现在怎么处理呢
多期初数据那部分金额进来了?
这个可以让软件公司把公式设置一下,不要重复加期初
我又认认真真的把之前的账拿出来对了一下 确实是有一个月付款的时候也是做的管理费用来着 我现在已经冲红重新做了正确的 但是年底汇算清缴的时候 这部分怎么调呢?
就是你看你调整后,和原来费用是多了还是了,就把差额调整,原来的费用多了,就调增企业所得税,如果原来费用少了调减所得税,就是成本多算了要调整增加所得,少了就调整多交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