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计件工资制的类型以及种类包括以下几点:
1.无限计件工资制:指不论完成定额多少,均直接按统一的计件单价计算工资,超额不受限制。
△ 其计算公式为:实得计件工资=实际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计件单价或实得计件工资=实际完成的定额工时×小时工资率。
△ 比如;某工厂在一个月内共生产合格产品300件,每件产品规定的计件单价为3.50元,计算其实得计件工资。根据公式则为:实得计件工资=300×元。
2.有限计件工资制:指对实行计件工资的工人规定超额工资不得超过本人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或金额的限制。超过限额不再计酬,也可采用计件单价累退办法。超额越高,计件单价越低。如超额10%以内,每件1元,超额10%~15%,每件0.5元,超过15%以上,每件0.2元(也叫累退计件工资制)。实行这种形式,一般是由于管理水平低,定额不够先进,为防止超额过多而采取的一种限制办法:
△ 其公式为:最高计件工资额=定额产量×计件超额最高限额百分比×计件单价或最高计件工资额=月工资标准×计件超额最高限额百分比。
△ 比如:某车间共有10名工人,月标准工资9000元,规定定额产量为3300小时,小时计件单价为2.73元,计件工资最高限额为标准工资的135%,计算最高计件工资额。
最高计件工资额=3300×135%×元
或=9000×135%=12150元
3.累进计件工资制:在完成合格产品的条件下,定额以内的部分按正常计件单价计算工资,超额部分按照一种或几种在原计件单价基础上递增的计件单价计算工资。可直接累进,也可分段累进。适用于超额难度大,而又急需增加产量的产品。累进计件工资激励作用大,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较快提高。实行这种计件时,必须制定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预先计算其经济效益。否则,定额偏低,超额过高、成本加大,会影响经济效益。
△ 其计算公式为:实得计件工资=(定额内部分×一般计件单价)%2B∑(超定额部分×累进计件单价)。
△ 比如:某厂规定完成产量定额200件以内,计件单价为2.8元,超额完成1%~10%部分累进计件单价3元,超额完成10%~20%部分,累进计件单价3.2元,超额完成20%以上部分累进计件单价3.4元计算。工人甲当月实际完成产量250件,求其实得计件工资。根据公式则为:实得计件工资=(200×2.8)%2B(20×3)%2B(20×3.2)%2B(10×3.4)=718元。
4.超额计件工资制:又称分段计件工资制。工人完成劳动定额发给月计时标准工资。超额完成定额部分按规定的计件单价发给计件超额工资,没完成定额的适当减发月计日标准工资。
△ 其计算公式为:实得计件工资=定额内应得标准工资%2B超额部分应得计件工资,超额部分应得计件工资=超定额产量×计件单价。
△ 比如;某工人月标准工资为800元,实行超额计件工资,规定的定额产量为250件,计件单价为3元,实际完成定额280件,求其实得计件工资。根据公式,则为:实得计件工资=800%2B3×30=890元。
5.最终产品计件工资制:以整个企业或车间为单位,以最终产品或最终产品销量计数的计件工资形式。首先核算产品计件单价(即单位产品工资含量),然后按其产品数量和计件单价计算工资,也叫单位产品工资含量包干。这种方式要考核品种、质量、消耗、成本等.
△ 其计算公式为:实得计件工资=计件单价×最终产品数量。
6.浮动单价计件工资制:是指工人的计件单价根据车间承包的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而浮动的一种计件工资形式。车间承包的经济技术指标完成得越好,效益提高,得到的工资就越多,反之,计件单价要降低。
7.包工工资:是指按一定质量要求的工作量折算为用工数,并考虑等级工人的平均工资计算出全部工资总额,预先规定好完成工作的期限,包给工人(班组或工程队)。按期完成工作任务后,就可领取全部包工工资。
8.间接计件工资制:是指对辅助工人实行的计件形式,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服务的直接计件工人的劳动成果。其目的是促使辅助工人关心一线工人的产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协作,以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由于行业、企业区别很大,具体运用哪一种计件工资制度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题主可以根据自己公司实际情况,为员工计算工资。
2024-02-29
月底怎么样的结转分录看得出来,能举个分录例子来学学吗?我是零基础学员,想搞懂。直播间老师没讲明白,我也没听懂,回看没看到直播老师讲结转未分配利润的分录
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成商品,借:本年利润,贷:成本科目,费用科目,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果是亏损的,上面的分录不变,金额是负数。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结转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