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同学你好 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可以加计抵减
都是加计10%吗?分录如何做?
一、政策内容 为应对增值税税率调整对不同行业带来的影响,落实普遍性减税措施,国家先是出台了加计抵减10%政策,后根据运行情况,又针对性地出台了加计抵减15%政策。 1、加计抵减10%政策 《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的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2、加计抵减15%政策 《关于明确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87号)规定,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自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 二、加计抵减10%与15%政策的区别 进项税额加计10%适用的对象 进项税额加计15%适用的对象 因为加计10%和加计15%的对象都有提供生活服务的纳税人,所以有提供生活服务销售收入的纳税人很可能同时都满足条件。 三、计算方式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抵减率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2B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四、账务处理 案例:A公司是服务业企业,符合增值税加计抵减50%政策,当月销项税额30000元,可抵扣进项税额10000元,那么当月可加计抵减进项税额=10000*50%=1500元 1、计提当月增值税加计抵减 借:应交税费_应交增值税_增值税加计抵减 1000(10000×10%) 贷:其他收益 1000 2、当期末应纳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8500(30000-10000-15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8500
老师,加计抵减的有关进项税额的会计分录如何
销项税额11000,抵扣进项税额是1000,可加计抵减税额是100,是按(11000-1000)计提附加税?还是按(11000-1000-100)计提附加税?加计抵减都需要做哪些分录?
老师你好,进项税加计抵减的金额,如何分录??
服务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加计抵减15% 比如这月进项10万,加计抵减税1.5万,怎么做分录?
哪些地方可以加计抵减进项税额?分录如何做?
已认证进项税转出会计分录
进项税额加计扣除分录怎么做
已认证的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
工程物资的进项税是否可以抵扣
进项税额转出负数怎么申报
老师好 9.30日提交了跨区域税源管理开具了跨省建筑服务发票 预缴的税款应该什么时候缴纳才行
老师,你好,我用的咱们快账的基础版,已经结账了,发现有凭证做错,点了“反结账”,可是查看凭证的时候还是显示“已结账”该如何修改凭证
请问现在做账,电子化的发票可以不用发票附件了吗,直接汇总表可以吗
请问老师非学历教育行业有什么税收优惠政策吗?
老师统计收入时是不是要把作废 和红冲的发票都去掉
你好,在我来之前有笔办理营业执照的押金,领导让我调,应该怎么调
老师,什么情况要紧呢
老师,结转成本需要什么附件呀
请问未按规定实缴注册资本会有什么风险?
公司不经营了。还需要缴纳土地使用税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都是加计10%吗?分录如何做?
一、政策内容 为应对增值税税率调整对不同行业带来的影响,落实普遍性减税措施,国家先是出台了加计抵减10%政策,后根据运行情况,又针对性地出台了加计抵减15%政策。 1、加计抵减10%政策 《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的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2、加计抵减15%政策 《关于明确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87号)规定,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自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 二、加计抵减10%与15%政策的区别 进项税额加计10%适用的对象 进项税额加计15%适用的对象 因为加计10%和加计15%的对象都有提供生活服务的纳税人,所以有提供生活服务销售收入的纳税人很可能同时都满足条件。 三、计算方式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抵减率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2B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四、账务处理 案例:A公司是服务业企业,符合增值税加计抵减50%政策,当月销项税额30000元,可抵扣进项税额10000元,那么当月可加计抵减进项税额=10000*50%=1500元 1、计提当月增值税加计抵减 借:应交税费_应交增值税_增值税加计抵减 1000(10000×10%) 贷:其他收益 1000 2、当期末应纳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18500(30000-10000-15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8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