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你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客户需求(客户基本方案)秦先生夫妇均年满60岁,其三个子女分别为秦一、秦二、和秦三。2020年度,秦一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秦二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万元,秦三的应纳税所得额为0,以上数额均未考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二、客户方案纳税金额计算如果三位子女因疏忽未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则2020年度,秦一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00x10%-2520=7480(元);秦二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0x3%=900(元)。秦三应纳个人所得税为0.三、纳税筹划方案纳税金额计算1、由秦二一人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2、由秦一和秦二各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要求:请列出计算过程,为秦先生一家做出筹划方案。
一、客户需求(客户基本方案)秦先生夫妇均年满60岁,其三个子女分别为秦一、秦二、和秦三。2020年度,秦一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秦二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万元,秦三的应纳税所得额为0,以上数额均未考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二、客户方案纳税金额计算如果三位子女因疏忽未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则2020年度,秦一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00x10%-2520=7480(元);秦二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0x3%=900(元)。秦三应纳个人所得税为0.三、纳税筹划方案纳税金额计算1、由秦二一人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2、由秦一和秦二各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要求:请列出计算过程,为秦先生一家做出筹划方案。
居民陈先生和李女士夫妻均年满60夕,他们的三个子女分别是陈日、陈月、陈明。2019年度,陈日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元,陈月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0元,陈明的应纳税所得额为0元,假定上述应纳税所得额均末考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现有三个方案,方案一:由陈月一人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方案二:由陈日一人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方案三:由陈日和陈月二人各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练习2】上海的陈女士全年工资收入为40万元,劳务报酬所得2万元,稿酬所得3万元,特许权使用费所得4万元。有一个满4周岁一幼儿园的孩子,子女教育专项扣除由其丈夫扣除,陈女士的父母年满60周岁,她有一个弟弟各进行50%赡养老人专项扣除,还要赡养公婆。另外在上海租房,月租3万元,租金专项扣除由其承担,陈女士当年进行一级建筑师考试,并取得证书。要求:计算其当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例】陈先生为A单位职工,2019年收入如下:1.任职单位每月应发工资及扣缴社保金额(元)如下:月份123456789101112工资100003000010000100001000018000100001000015000100001500032000社保2200220022002850285028502850285028502850285028501月份工资不包括发放的2018年度年终奖金30000元。2.其他综合所得:在不同单位分月取得劳务报酬3次,分别为3000元、6000元和30000元;稿酬2次,分别为4000元和8000元;取得转让著作权收入50000元。个人所得税均由陈先生承担。3.2019年2月初确认,除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扣除项目外,陈先生无其他附加扣除项目。2015年9月儿子开始读小学,女儿2019年7月满3周岁;陈先生及其配偶的父母亲2018年12月都已超过60岁,且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夫妻双方决定全部由陈先生扣除费用。
一般纳税人企业和一个个人,个人欠法人钱,个人把厂房给法人,法人给个人重新盖一个小的厂房,法人盖这个厂房买钢材可以开专票抵税吗?一般纳税人现在签的合同是劳务分包,可以开专票进成本费用里么
老师,汽车行业,有一个赎证,是什么意思?
有人给我打钱显示到账时间会不会到
为何一般纳税人,进项税能抵扣,销项税为何不能抵扣?
老师,同一个物料,采购员一会委外加工回来的,一会外购直接买回来的,可以共用一个品号?我核算成本都懵了,那物料进销存我怎么区分,委外进销存我怎么区分。是不是要建两个不同的品号的
老师,为啥汽车4s店,那个厂家返点,为啥要做到其他业务收入里面去呢?为啥要开6%的服务发票给厂家呢?这是啥操作呢?
请问收入类(益)不是增加是借,减少是贷吗?为什么方宁老师会计分录(2)时间18:06的视频中又说广益类收入增加是贷减少是借
老师,子公司支付母公司往来款12万。我是子公司的会计,请问我这边做账是挂其他应收款-母公司,还是挂其他应付款-母公司?还是说,这两个科目,挂哪个都行?
税务师涉税法律,今年第九章债法的变动情况是哪些
老师,我想问下是小规模升为一般纳税人年收入超过500万,说的是不含增值税的收入,还是含的呢?
由于不是独生子女,所以由陈日和陈月各申报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最好
这三种方案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吗
方案一就是陈月每月最多可以税前扣除1000元。 方案二就是陈日每月最多可以税前扣除1000元。 方案三就是他们两可以同时最多税前扣除1000元
老师,有算式吗?
要算什么呢?没看到你发的问题呀
每一个方案的算式呀
方案一陈月应纳税所得额=30000-12000=18000 陈日应纳税所得额=10000 方案二陈月应纳税所得额=30000 陈日应纳税所得额=10000-12000=-2000 方案三陈月应纳税所得额=30000-12000=18000 陈日应纳税所得额=10000-120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