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丙支付合理对价获取的正常经营活动生产的动产,抵押权人是不能主张抵押权的,这种情况是对买受人的特例
21-16-4 老师题目中对珠宝已经登记了,那选项e,丙就应该有查询的义务,应该不是善意取得。这里为什么题目说e是对的。
4)甲公司财务经理每月将仓储部门编制的产成品收发存明细表中的产成品出库记录与当月确认收入对应的产品信息进行核对,记录核对情况,调查识别出的任何不符事项,并记录差异调查和解决的过程及结果。A注册会计师选取3个月的样本项目,核对了产成品收发存明细表中的出库记录与当月确认收入对应的产品信息,结果相符,据此认为该项控制运行有效。这个题目,我理解的是抽了3个月的样本项目,是整群抽样,不合适。答案是,不恰当。应检查证明控制得到执行的证据/执行人审核时留下的记号或标记/ 针对偏差报告的书面说明等。这个题目中,怎么证明控制运行有效呢
2022年6月5日,甲授权乙以甲的名义将甲的一只手机对外出售,价格不得低于5000元。乙的初中同学丙有意购买,但问乙能否以4000元的价格便宜出售。乙碍于同学情面,擅自做主,以甲的名义以4000元将该手机卖给丙。根据《民法典》,关于该手机买卖合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买卖行为有效,因为乙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 B.该买卖行为无效,因为乙和丙构成恶意串通 C.该买卖行为可撤销,因为乙对丙构成欺诈 D.该买卖行为效力待定,因为乙的行为构成无权代理 关于无权代理和无权处分的辨析 老师,这道题因为有“甲授权乙”,说明是代理,无权代理的合同效力是待定的,故而善意第三人在这里不能适用。 如果题目换成:甲借手机给乙用,乙转手卖给了丙,那么丙就适用善意第三人,以原始取得的方式,取得了这个手机的所有权。此时是无权处分。我的理解对嘛?
@朴老师不要接了, 下列民事权利的取得方式中,下列属于基于法律行为的原始取得的有( )。 A.乙基于居住权而占有使用甲的房屋 B.丙基于善意取得而取得动产质权 C.丁基于无因管理取得必要费用的返还请求权 D.甲基于合同取得合同债权 E.戊基于遗嘱继承取得轿车的所有权 正确答案 : B 【知识点】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 答案解析 : (1)选项A:基于法律行为的继受取得。(2)选项C:基于事实行为的原始取得。(3)选项E:遗嘱是法律行为,继承人依据的是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故属于继受取得。 问题:善意取得是法律规定的原始取得,基于合同产生的债权是法律行为的原始取得,因为是第一次,如果是债权再次转让,那么就是继受取得,那么这道题B应该是不对的吧?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与行政登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一般纳税人登记、收养登记属于行政确认类型的行政登记行为 B.行政许可的目的在于对行政相对人的行为事先加以严格控制,其作用的对象是法律作一般性禁止的行为 C.行政许可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秩序,是国家进行法律控制的辅助手段 D.行政许可的结果是被许可人获得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和权利 E.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程序中拥有一定的裁量权 正确答案 : A,B,D,E 【知识点】行政许可概述 问题:A选项,一般纳税人登记、收养登记属于行政确认类型的行政登记行为,这句话不正确吧,一般纳税人登记、收养登记应该是行政确认,而这里说是行政确认类型的行政登记行为! 行政登记和行政确认明明就是并列关系,怎么来个从属关系呢!
消费满300,充值3倍,也就是900元,本次消费的300即可免单,这个分录怎么做?我们是小规模,税率是1%
23年中级经济法和25年中级经济法有哪些大的变化点,哪些章节可以不学
我接手外账会计的账,8月和9月的报表都对的上,但是10月份我根据她的凭证做的账,资产负债表却差了93000元,我去查了税务系统,对方公司就只开了一笔93000的发票,外账会计给我的凭证,也没有涉及预付账款,只有应收应付资产,我重分类了账,8到9都好好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10月份会有笔93000的差额,我怎么都找不到原因,我这该怎么做账
老师,四大行跨行支付都有手续费 我支付空调费用5000,手续费9元 借:固定资产-空调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手续费是要单独录一张凭证吗 还是和固定资产一起,录在同一个凭证,分录上?
财税是在哪个网站查询
老师,充1000送200 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1000 销售费用200 贷:预收账款 那消费满300,充900,这300免单 分录: 借:银行存款900 销售费用300 贷:预收账款1200 这么做对吗 贷:预收账款900
公司购进车辆享受了一次性加速计提折旧,一年内车子被出售了,请问会计分录怎么做
能帮忙算算2024年整年产生汇兑损益不,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具体多少
福利费包括员工外地旅游的餐费和住宿费吗
老师好, 1、请问招待费扣除标准之一是全年收入的千分之5,全年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对吗?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是应付职工薪酬为计税依据的百分比,那么应付职工薪酬的二级科目里也有福利费,这个应付职工薪酬的百分比包含二级科目福利费一起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