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这道题需要计算。请稍等。
由于会计准备和税法规定的不同,形成了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又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金额由于税率的影响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影响了所得税费用或者所有者权益。这样理解对吗
确认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还有写分录
要求:计算甲公司20×2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确认的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以万元为单位)
计算甲公司20×2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确认的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以万元为单位)
无形资产税法规定可以加计扣除的,形成资产部分产生暂时性差异,不确定递延所得税。费用部分不形成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对吗
老师好,发工资的时候,需要去哪里录入工资表?是交社保的那里录入每个人的工资表并提交吗?课程里面好像没有讲。
请问,公司怎么实交到位。可以借实收资本贷其他应收款吗?其他应收款余额比较大。
物流公司被评为c有什么办法尽快升为B
物流公司被评为c能参加企业招投标吗
公司讲一台车销售了,怎么做分录?
2024年购置500万元以下的的固定资产当时一次性进成本了没进固定资产科目请问所得税汇算时怎么处理
老师,旅行社的税,报税,跟别的不一样吗?难道
老师,好比我有10个库存商品。我产生了销售,确认收入,然后就要结转成本,库存就减少了,那么我要把这次收入作为预收我就不用结转成本,库存在账上就不用减少了。但实际库存少了。所以是不是做预收会比确认收入的账上库存数量结存多?
董老师 在线吗?想咨询您~
老师残保金不是一年平均人数不超过30人就不用交吗?它跟工资总数有关吗?如果人数不超,工资总额大小不影响吧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27+12)×25%=11.25,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80)×25%=27.5,应交所得税=(2000-33-12+30+80+300)×25%=591.25,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11.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1.2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7.5贷:所得税费用27.5借:所得税费用:591.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91.25
33的来源是:会计上的折旧金额27,税法的折旧60,因此产生了60-27=33的差异。第二个无形资产因为会计上不提折旧,税法上要提,因此产生了120÷10=12的差异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不是都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吗
资产和负债是不是反了
费用才是应递延所得税负债
固定资产税法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折旧,这是加速折旧,现在提的折旧金额大于直线法,折旧费用大,现在少交了税,等将来直线法提的折旧金额大于双倍余额递减法提的折旧了将来要多交税,形成了一项负债,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上不提折旧,但是税法上允许按10年提折旧,因此会多产生一项费用,将来将会多交税,因此产生了一项负债,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假如说10年后按120卖了这个无形资产,因为会计上不提折旧,收益是0,但是站在税法的角度,账面上是0,但是卖了120,因此收益是120,需要按照25%交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就是这么产生的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80)×25%=26.5,应交所得税=(2000-33-12+18+80+300)×25%=588.25,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6.5贷:所得税费用26.5借:所得税费用:588.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88.25,
抱歉刚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时忘了考虑税法折旧的因素,现在改过来了。非常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