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属于日常工作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数据经不起推敲,虚假数据 2,核算不健全,体制不完善
刘某在甲公司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已经10年,现辞职创业,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某委任李某接替刘某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李某任职后,对会计机构内部人员任职进行梳理,发现:周某负责出纳和会计档案保管,会计人员吴某负责财务成果核算和总账报表编制,郑某负责往来核算和稽核,王某负责财产物资核算和成本费用核算。李某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岗位调整内部人员任职梳理工作结束后,李某又组织会计人员对纸质及电子会计资料进行整理,移交给甲公司档案管理机构。在会计档案的整理过程中,李某对刘某经手的一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存疑,联系刘某询问相关情况。此时,刘某已与其朋友在外成立了一家代理记账公司并担任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刘某向李某表示,会计工作已经交接完毕,其不再对甲公司的会计资料承担任何责任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有关李某与刘某办理工作交接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由赵某会同甲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共同监交B.刘某应编制移交清册,并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交接完毕后,刘某、李某和赵某应在移交清册上签剂某应将全部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和会计人员的情况等,向接替人员详细介绍名
(3)该公司会计人员赵某1月份离职,办理工作交接时未发现任何异常,至6月份,接替人员张某方发现其中有部分会计资料不真实,张某和赵某互相推卸责任,此事目前仍未解决。(4)县级财政部门检查时发现,企业账册放置凌乱,财务核算不健全,请你分析可能存在的哪些原因,应如何改善。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或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原因
(3)该公司会计人员赵某1月份离职,办理工作交接时未发现任何异常,至6月份,接替人员张某方发现其中有部分会计资料不真实,张某和赵某互相推卸责任,此事目前仍未解决。(4)县级财政部门检查时发现,企业账册放置凌乱,财务核算不健全,请你分析可能存在的哪些原因,应如何改善。
甲企业为大型国有企业(以下简称“甲企业”)、其会计相关工作情况如下:(1)王某为甲全业总会计师,王某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后,主管甲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已满四年。(2)单位招聘一名管理会计人员赵某、已知赵某已从事会计工作3年、但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测、现已利满释放满1年。(3)往来会计李某由于个人原因离职,与孙某进行了会计工作交接、由单位会计机构负賣人监交。孙某接替之后为了分清责任,将原账薄保存好之后另立账薄进行接手之后会计事项的记录。后发现李某任职期间存在账目问题,李某与孙某之间相互推卸责任。(4)税务部门发现报税资料存在疑点,因此派专员到甲企业进行调査、遭到甲企业拒绝、甲企业认为只有财政部门有权对本企业进行监管。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1.甲公司是否必须设置总会计师,请说明理由2.赵某可否再从事会计工作,请说明理由。3.孙某接替之后为了分清责任,将原账簿保存好之后另立账簿进行接手之后会计事项的记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请说明理由。4.甲企业认为只要财政部门有权对本企业进行监管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甲企业为大型国有企业(以下简称“甲企业”)、其会计相关工作情况如下:(1)王某为甲全业总会计师,王某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后,主管甲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已满四年。(2)单位招聘一名管理会计人员赵某、已知赵某已从事会计工作3年、但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测、现已利满释放满1年。(3)往来会计李某由于个人原因离职,与孙某进行了会计工作交接、由单位会计机构负賣人监交。孙某接替之后为了分清责任,将原账薄保存好之后另立账薄进行接手之后会计事项的记录。后发现李某任职期间存在账目问题,李某与孙某之间相互推卸责任。(4)税务部门发现报税资料存在疑点,因此派专员到甲企业进行调査、遭到甲企业拒绝、甲企业认为只有财政部门有权对本企业进行监管。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1.甲公司是否必须设置总会计师,请说明理由2.赵某可否再从事会计工作,请说明理由。3.孙某接替之后为了分清责任,将原账簿保存好之后另立账簿进行接手之后会计事项的记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请说明理由。4.田企业认为只要财政部门有权对本企业进行监管的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收到投资款注册资本怎么记账税款怎么交
外购的芯片进项税额为啥不能加计递减。 答案中加计抵减117-10*0.13
老师,请问我公司有辆小轿车,购入时候就是二手的,没有抵扣增值税,现在我公司要销售这辆小汽车,如何开票?交税?
公司注销前,其他应付款里有欠股东的借款需要怎么处理。
老师 公司购买的汽车上的用品 怎么做会计分录呢
请问,对方开给我方的专票,电子税务局勾选提示红字锁定,无法抵扣?这个应该怎么处理呢?
查账征收的无雇工的个体户工商户,刚开始也没业务,就是自己交了一万元,扣了7000社保,没有其他的费用,账怎么做,税怎么报呢老师
印花税,买卖合同可以按照第三季度勾选的进项+销项不含税金额计税依据纳税吗?
老板不要求成本做的多细化,每次都是说每张发票是对应哪几个合同的,我们是小型生产企业,那成本这块怎么做才合适?
结账增值税必须附明细;月底计提工资和社保也建议附明细,这是规范账务处理和税务备查的基本要求,请问,这些都需要附什么样的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