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如果收入都是在海南取得的,那么就是正确的。

居民李某是我国境内某高校教授,2021年取得以下各项收入:(1)每月取得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资6200元,6月取得上半年学期奖金8000元,12月取得下半年学期奖金10000元。李某有一女(在读本科生),已通过单位中报“子女教育”由其扣除100%。(2)5月出版一本专著,取得稿酬80000元(3)6月为某公司进行营销筹划,取得报酬收人35000元。根据上述资料,要求:(1)计算李某取得的工资、学期奖金全年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2)计算李某取得的稿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3)计算李某营销策划取得的所得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4)计算李某取得的2019年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5)计算李某就2019年综合所得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时,应补缴的税款或自请的应退税额。
如果某酒店工作人员年薪120万,那么按照内地他应该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啊? 如果是在海南的话,2025年前,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旅游住宿业企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可以享受免征优惠政策。那又该缴纳多少啊?
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将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 、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上一纳税年度1-12月均在同一单位任职且预扣预缴申报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2)上一纳税年度1-12月的累计工资薪金收入(包括全年一次性奖金等各类工资薪金所得,且不扣减任何费用及免税收入) 不超过6万元; (3)本纳税年度自1月起,仍在该单位任职受雇并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根据上面的政策。我们有一家分公司一直在申报个税,2021年之前有在分公司发工资,2022年没有了,由总公司发,但是这个员工是这家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虽然分公司没有发,但是都有正常个税申报,就是正常薪金为0,那这样还符合上述政策吗?
老师 帮我看下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我计算的年收入个人所得税实际纳税金额是否正确。
老师以下是19年真题,你帮我看下,我觉得和23年的教材很矛盾,按照23年的这题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 真题题目: (1)因国家归A产品实施限价政策,甲公司生产的A产品市场售价为15万元/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从2018年1月1日起,甲公司每销售1件A产品,当地政府部门将给予补助10万元。2018年度,甲公司共销售A产品1120件,收到政府给予的补助13600万元。A产品的成本为21万元/件。 税法规定,企业自国家取得的资金除作为出资外,应计入取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甲公司将上述政府给予的补助计入2018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于上述交易或事项,甲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老师,有合并报表的软件么
公司买的汽车有30几万和10几万的,是不是提足(4 年最低年限)折旧,就不用继续提折旧了? 或者再多一点5年年限也可以,车辆折旧不能到净值 0(需留预计净残值),是这样子吗? 然后我想问这个残值比如说还剩3000,我卖2000,分录怎么做,假设残值3000,我卖5000分录怎么做
老师,公司自建厂房,还没转固定资产可以给对方开租赁发票吗
现在互联网销售,税款怎么交,如果主播注册了营业执照,那么有收入进账,不开票怎么交税
企业买的不动产不超过500万可以一次性抵扣完吗,相关政策也发一下
给不是公司的员工送礼,都是按偶然所得是不
我是代理记账会计,现在给一家公司做账,可以0申报个税吗?没有员工,流水很少,这样会不会有税务风险
想问一下,小规模纳税人,法人是外国人,1-8月有中国员工,个税申报1-7月法人是申报非居民所得,中国员工申报综合所得工资薪金,然后8-9月份中国员工离职了,没有申报综合所得工资薪金,然后8-9月份法人是有申报非居民所得,现在10月份新增中国员工,要报综合所得工资申报,弹出存在往期未申报,提交税局之后说是逾期未申报要处罚,说没有国内人员要做0申报,想问下这种可以提出异议吗
在你能控制合同设计和实际履行的前提下,“SaaS / 远程技术服务模式 + 日方在中国不构成常设机构(PE)” 一般是双方综合税负最低的结构。 原因:按中日税收协定,这类“技术服务收入”可以按营业利润处理 → 中国不扣预提所得税 0%,只剩下中国这边对进口服务的增值税(通常 6%,还能抵扣),日方只在日本缴本国企业所得税。 上面这话是什么意思
制造企业,一般纳税人,主产品是电气产品,开票时候,合同里有安装费,差旅费,开票时候,这些项目的税务代码,是跟随主合同走吗?还是就开这些
实际纳税和退税金额我没算反吧、有点蒙怕给计算反了
同学,刚又重新看了文件,1881000是减免额
老师确定实缴是3580080、退税是1881000、但拿应纳税所得额12540000*15% 实缴就是1881000、有点蒙
老师帮我确定清楚、因为我们要根据方案选择纳税方式、如果我把退税和实缴算错会遭殃
你上传的第一个附件。是减免税额的计算公式。 减免税额=(5461080-12540000*15%)*1=3580080
减免额是3580080吗
同学,是的,你的计算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