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因为存货是评估增值的,站在集团的角度,这个算是无缘无故增加了所有者权益,不能影响损益,所以通过资本公积来增加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范围比较广 第二年要重复,是因为合并报表每年都是根据个别报表来编制的,而不是根据上年的合并报表来编制的,所以每次都要重复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题目:(2)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向B公司支付银行存款500万元,取得其持有的丙公司60%的股份,当日办理完毕资产转移手续等相关准备工作,并取得丙公司的控制权。 B公司持有丙公司60%的股份为B公司2×16年1月1日自无关联第三方手中购入,支付购买价款450万元,当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7 00万元(等于其公允价值)。至2×17年12月31日,丙公司在B公司合并报表中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850万元(等于其公允价值),其中股本200万元,资本公积300万元,盈余公积150万元,未分配利润200万元,假定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均为2×16年1月1日后确认的。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个别报表资本公积贷方余额为450 万元。 提问:在合并日的合并报表中,是恢复了哪个公司的留存收益?为什么是借资本公积?
该投资为2019年1月1日P公司用银行存款3 000万元购得S公司100%的股份(假定P公司与S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日,S公司有一栋办公楼,其公允价值为7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万元,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无残值。假定该办公楼用于S公司的总部管理。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2019年1月1日对S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调整分录。 (2)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2019年12月31日对S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调整分录。 老师,在吗?我想问一下这道题应该怎么做呀
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A公司是同为甲公司所控制的两个子公司。2×18年2月20日,华联公司和A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约定华联公司以3800万元的银行存款作为合并对价,取得A公司80%的股份。A公司80%的股份系甲公司于2x16年1月1日从本集团外部购入(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日,A公司可辨认浄资产公允价值为3500万元。2×16年1月1日至2x18年3月1日,A公司以购买日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2×18年3月1日,华联公司实际取得对A公司的控制权,当日,A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总额为4500万元(3500+1000),华联公司“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科目余额为150万元。在与A公司的合并中,华联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共计65万元。判断该合并的类型、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合并日及会计处理。
老师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就是因为母公司不认你子公司的800万的存货,评估后母公司觉得存货值1000万,那在编制工作底稿时存货要调增200万,但因为借贷要平衡,不能放到留存收益,更不能放到未分配利润里,没有其他合适的科目,只能放在资本公积里,同时也相当于新增了200的股东权益?
您好!可以这么理解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