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话应该是一个意思吧,如固定资产增值 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商誉=合并成本-(评估前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2B资本公积)*比例 所以合并账面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先影响资本公积,最后影响商誉,资本公积冲掉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购买日有评估增值或者减值,相应的要调节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那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的对应科目是什么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1)在合并情况下,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被购买方的账面价值,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 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对应科目为商誉。 (2)在并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因企业合并成本固定、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 债,则减少考虑递延所得税后被购买方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 断循环状态。 请问以上(1)和(2)都是属于非同一控制免税合并的递延所得税处理方法,为什么处理方法不一样?
个体工商户,自产自销花卉,增值税免税,个人经营所得税免税吗?
老师,商贸企业一般毛利率是多少
老师,您好!我们一家合作伙伴方去年给我们公司的借款,今年因某种原因相扺不要了,那我账务处理上应怎么做?直接做“营业外收入”可以吗?凭据只有公安报警回执,会引起税务稽查风险吗?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法人公私财物上的牵扯至公司。
假设我采购了100套装饰品,每套单价20元,款下个月付,入库的时候发现供应商少发了1套,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分录,金额是什么?
老师,表格数据怎么计算按照不同百分比求和啊,比如表格按75%计算的业绩总和是多少,按85%计算业绩总和是多少
假设我采购了100套装饰品,每套单价20元,款下个月付,入库的时候发现供应商多发了10套,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分录,金额是什么?
你好老师,我们是个人独资企业,然后交了经营所得的个税,这个需要计提吗,分录怎么做呀
员工的车租给公司用开票需要上那些税 开什么类型的发票
老板的车租给公司 开票税点是多少
公司顶账回来一批货物,价格较高,我们低价出售,亏损了算正常吗
合并日的评估增值和减值,对应的分录,是在合并报表里面做的,还是在母公司个别报表做的
是合并底稿,合并报表最终反映项目数字,最终体现在商誉这个项目中。合并报表编完,底稿就没用了,相关分录以后还要重新编
我觉得你说的对,另一个老师硬是说在母公司个别报表
老师有可能理解错了吧,您还有其他疑问吗
非同控的控股合并是在合并底稿做这个,那吸收合并是不是直接计入商誉了?
这咋直接计入商誉了,我要晕了
所以其实控股合并会有合并报表,按您说的,先计入资本公积,进而影响商誉,但是吸收合并直接就在合并方个别报表上面计入商誉了
刚刚说的是控股合并,有合并报表。如果是吸收合并,那么应该直接计入商誉。吸收合并,被合并方主体消失,相关分录由合并方在个别报表编制 借:相关资产 商誉 贷:相关负债 银行存款等
回答的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