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你是问借贷方向吗
老师,我们这有个公司跟法人借了40万,如果年底要平账,这个怎么处理好一些?假如公司有很多收入来源,如果用这个收入去还钱,那么取得这个收入会有个增值税,还会涉及到企业所得税。如果说法人不需要公司还钱了,那这笔欠款走营业外收入,还是要交5%的企业所得税,这样理解对吗?还有一种情况是我大概看到有人建议说这笔钱可以由债权转股权,就是转为法人对公司的投资,因为公司目前没有实收资本,那可不可以入账为借其他应付款贷实收资本?这种情况是不是只交个实收资本的印花税,现在是减半政策的话是万分之二点五,我这么理解对吗,而且这三种方法利弊如何,老师能给些建议吗,因为我不懂税务筹划还有预警风险的,老板就是想省钱少缴税,这个该如何处理好一些?
老师早安。我有个疑问,我们这里,一般来说,除去那些长期合作的固定客户。很多客户都是先付款,再放货。那就应该理解为是预收账款是吧?但是我们这里有个特殊的地方,大部分情况下,工程公司都是有自己的卡车的,我们并不承担运输,他们的车过来后,我们给装货。但是现实中出现过问题,有的客户,他们付款后,有的会过好久才来拉货,最长的出现过两年的。比如说客户付款了100吨石粉,结果一直没有来拉货,或者来拉了50吨,还有50吨没有拉。那么这种情况,我是把这100吨记为负债么?那么我收到的货款算收入的100吨货款假如一万元的话,同时客户还没有来拉货,负债是100吨,一万元。那么一正一负是等于我没有盈利么?
老师,我是一家运输公司的内账会计,公司是一般人,合伙制,一个老板有13部车,另一个老板有业务兼出纳,她不做账,他们合伙又投资买了9部成立运输公司。有一个公账,一个私账是兼出纳的老板开了张卡专用于公司的零星开支和没有正规发票的款项支付,也就是库存现金,与她个人的款项没有关联。现在是这种情况,有车的老板称他的车为私车,他的私车维修了,他就转钱7800元给出纳,然后出纳走公账付给汽车修理部。先做借库存现金,贷其他应付。 然后是做借管理费用还是做主营业务成本呢? 贷是银行存款?
老师我就是想问一下那个材料成本参与率,他不是老是讲是超支借差为正数吗?节约代差为负数,他不是还有分为三种情况入库,还有出库,还有一种什么情况,他分别借支再贷方还是节约再贷方?就现在我把那个超支借差为正数和节约代差为负数,这两个点弄懂了,但是还有三种情况,就是入库,出库还有一种情况我记不住了,他们分别节约和超支在哪一个方向。
老师,我们借别人的钱贷方用短期借款,那别人借我们的钱借方用什么科目。别人借我们的钱我从3月份开始就是借方用的是短期借款。这样不行吧。那我从三月份开始就错了,我现在应该如何更正?直接更正就是了 借:其他应收款 贷:短期借款 把这6笔全部更正完了之后,再有别人借我们的钱,我就可以借其他应收款贷银行存款了吧?如果短期借款余额今年一直为负数会有什么影响吗、是同一个人借我们的钱,我一直都是用短期借款来核算往来的。而且借我们的钱已经远超于还我们的钱,所以出现短期借款余额出现了负数。借:其他应收款 贷:短期借款" - - - - - - - - - - - - - - - 然后昨天您建议我这么更正下,但我更正了几笔之后发现有这个人还款的我也是用的短期借款。我们是内部帐。
和个人签约款打给个人名下个体工商户发票应该谁来开
我们是装修公司,有客户在银行申请的装修贷款,银行给我们公司的法人打电话核实问客户是不是在我们公司有装修,把装修款打到我们公司了?银行回访核实时打的我电话了,银行问我是法人吗,知道这个事吗?我说知道!然后银行就说好那已经和法人核实过了!我们老板故意留的我电话,实际上我只是会计,不是公司法人,那客户这个装修贷还不上了,我以后会有连带责任吗
库存商品是设置二级科目还是设置辅助核算?
请问哪些科目需要设置辅助核算的?
老师,上面这个是我自己写的,如果有25%的税,请问分子还要不要再乘个(1-25%)
主要从事打包邮寄 这个是属于收派服务吗 增值税是否可以简易计税3%呢
怎么查公司需要给员工报销多少钱?应该是欠法人多少钱的意思
老师,汽车4S店,A公司调车销售给B公司,下个月B公司又把这几台车销售给A公司,这样可以吗
老师,你好,12月份筹建期实收资本收到了200万元,1️⃣月份没有实收资本发生额,填试算平衡表要不要把12月份实收资本挪到1月份试算平衡表的期末余额里面?
员工借款挂其他应付款超过一年不还,会有什么税务上的风险?
因为以前我这边就搞不清楚是节约还是超支,这是贷方,借方就这样子丢分的。
还有就是那个约单比例还是约单分配,那里可能也有点恼火,这个参与率这块还算搞明白了一点了。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那个约当比例的话,有没有什么最简便的公式
同学你好 1.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2.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2B当月发生生产成本)/(产成品产量%2B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3. 产成品成本= 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