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购买60%股份按照正常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处理,支付对价大于按照持股比例所享有的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金额,即按照支付的对价入账。
老师您好,我现在看到资产减值这一张了,然后这块儿有个案例引入,我不太明白,就这ABC高科技企业,它有三个资产组,分别是ABC,然后完事儿,他还有两个总部资产,一个办公大楼,还有一个研发中心,在一九年末,这个嗯,三个资产组加上两个总部资产是账面价值,一共是一万三千一千三百万元。但是在一九年末这个ABC3个资产组,加上两个总部资产,它的那个回收金额是1440万元,对比来说并就整个这个企业,他并没有发生减值,那为什么要进行下面的简直侧减值测算呢?
底稿中对母公司的长投做调整分录是不是下面这样的? 1. 对初始确认的长投进行调整: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如果是权益法长投作为对价,公允和账面价值差额) 贷 营业外收入(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2. 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分红 借 投资收益(子公司分红*持股比例) 贷 长投 3.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净利润等(假设都是利得)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贷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综*持股比例) 贷 资本公积(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持股比例) 然后,把调整后的长投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 借 实收资本 借 资本公积(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其综(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盈余公积 借 未分配利润(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贷 长投(个别报表长投+进行前面那些分录调整后的) 借 商誉 (或者 贷 营业外收入) 贷 少数股东权益(差额) 老师,我上面的分析对吗?
1.丙公司为甲、乙公司的母公司。2018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7000万元取得乙公司60%有表决权的股份,另以银行存款100万元支付了与合并直接相关的中介费用,当日办妥相关股权转划手续后,取得了乙公司的控制权;乙公司在丙公司合并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9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日的初始投资成本为()万元。 A 7100 B 7000 C 5400 D 5500 老师:这个题目我理解的初始是我花了多少钱,花了7000万元,而入账价值才是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5400。是不是这样理解,只有在权益 法下才存在什么初始投资成本和入账价值的概念,而在成本法下,又是同控就没有初始和入账一说,都是按账面份额?那要不是同控呢,也就只有含税的付出代价作为初始投资或入账价值??
老师,1.第一张图片中,权益法调整时标注绿色的“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指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也就是在没有计提减值的情况下,应该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吗?2.第二张图片,个别报表权益法调整,第一步投资时点的调整,因为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0*40%=240,投资时点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500*40=200,240大于200,所以不用调整,是吗?3.合并报表处理,规定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始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那么第二张图下面计算时为什么要加上25?第三张图,合并报表的后面两个分录如何理解呢?
老师,麻烦帮我看一下这个案例啊,嗯,就是说个别报表我算的是没错的,然后我的疑问点就是在合并报表当中,嗯,为什么只调这个40%的少数股东权益?就是差额800万进调整资本公积,而这个以发行1800万股票作为对价,发行价四元一股的,它是不是调整资本公积呢?1800*4-8000*60%=7200-4800=2400 这部分不用调整吗
第二问 填权 是与开盘价进行比较吗 这个是固定的吗
老师 b 为什么错 30日内召开成立大会说的是什么人发起呢
老师,一个个体户老板去年付款,签合同,但是一直没收到发票,去年也没做费用,约4万金额,今年才收到,发票日期也是今年的,这个票是做到今年还是修改去年的账呢?
老师,我们公司现在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老王,公司未分配利润有10万,现在有一个法人股东要对我们公司增资,持股70%。10万的70%应不应该视同给老王分红?
回购普通股为什么股数减少? 发给员工为什么股数增加?
财政拨款是怎样下发到预算一体化系统的?
浮动利率的投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哇?
请问这个甲公司会计分录是怎样的呢
甲控制乙,乙共同控制50%丁,丙是甲的联营企业,乙和丙关联关系, 甲的合并范围就没有丁和丙 是不是
运输和安装费用要计入使用权资产的成本里面吗
购买60%和购买40%不构成一揽子交易,购买40%股份时甲公司已经可以控制乙公司了(持有60%股份),这个时候就视为从少数股东那里购买股份,支付对价大于所享份额部分调整资本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