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 ,会计上的视同销售合税法的不同点是哪些啊

2023-05-12 12:15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3-05-12 12:29

你好; 比如说区别  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的“视同销售”认定异同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应用于正常销售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几乎全部视同销售,即要计算“销项税额”,而增值税条例上认定的视同销售,在企业所得税法上是否视同销售而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则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立法起草小组编写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针对“特殊事项的确认”的有关解释中指出,凡是货物在企业内部之间的转移,则不作为销售处理;凡是货物转移到企业外部,则视同销售处理。

头像
快账用户3306 追问 2023-05-12 12:58

那会计上呢,这是税法上的吧 我做到会计上的视同销售题目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05-12 13:18

你好;     会计上增值税申报税费; 企业所得税在转移给企业外部的时候; 要 视同销售报税的;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 比如说区别  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的“视同销售”认定异同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应用于正常销售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几乎全部视同销售,即要计算“销项税额”,而增值税条例上认定的视同销售,在企业所得税法上是否视同销售而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则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立法起草小组编写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针对“特殊事项的确认”的有关解释中指出,凡是货物在企业内部之间的转移,则不作为销售处理;凡是货物转移到企业外部,则视同销售处理。
2023-05-12
只有税法才有视同销售,会计上没这个概念
2021-08-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一)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二)销售代销货物; (三)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四)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五)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七)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在全面营改增以后,增值税视同销售从销售货物,又增加了视同销售服务、视同销售无形资产与不动产等方面,其规定如下: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第十四条规定,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一)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二)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02、企业所得税中的视同销售规定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8〕828号 )第二条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 (一)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 (二)用于交际应酬; (三)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四)用于股息分配; (五)用于对外捐赠; (六)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2021-03-30
你好,还是在增值税申报表填无票销售收入
2023-09-24
你好 销售合同是企业的命脉所在,其中涉及的财务条款与细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财务审查销售合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将明确财务审销售合同的主旨,详细阐述关键要素,以及注意事项,帮助企业确保合同的执行与风险控制。 一、财务审销售合同的主旨 财务审销售合同的主旨在于核实合同的财务条款是否符合企业利益,避免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经济损失。这需要对合同的价格、结算方式、担保条款、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审查。 二、关键要素 1. 价格审查:财务人员需要核实销售价格是否符合市场行情,同时要关注价格是否与企业的定价策略一致。如有需要,可以建议调整价格。 2. 结算方式:根据客户的风险评级及行业惯例,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通常有预付款、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等方式。财务人员应审查合同约定的结算方式是否符合客户信用等级与企业收款风险。 3. 担保条款:对于大型销售合同或者重要客户,可以要求客户提供担保,如抵押、保证金等。财务人员需要核实担保措施是否充分,是否能覆盖企业收款风险。 4. 违约责任:财务人员应审查合同中的违约责任条款,确保违约责任明确,且企业能够合法合理地追究客户的违约责任。 三、注意事项 1. 审查合同样本:在财务审查销售合同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合同样本,遵循样本中的条款和条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2. 关注税收政策:财务人员应关注税收政策,确保合同的定价策略符合税收法规,避免因税收政策变动导致企业经济损失。 3. 沟通与协商:在财务审查销售合同时,如有问题或疑虑,应与客户或业务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与协商。确保最终达成的合同条款既符合企业利益,又能促成合同的顺利执行。
2023-08-02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