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企业应该用权责发生制的 不能用收付实现制

DF肠衣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2013年10月底成立的生物制品专业生产企业,经营了两个月,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个结果使投资人的信心大增,准备在新的一年里大干一场。 公司的销售部对2014年度的经营情况进行了预测。经过综合分析,预计2014年可以实现销售36000万元。肠衣公司的销售总监对该公司的生产经营流程进行了销售规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具体操作过程是: 从全国各地生物收购站采购新鲜猪小肠,其收购额为27100万元,集中到生产基地进行加工,制作成肠衣制品。其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大医药公司,然后由医药公司再销售给医院。 这个方案于2014年1月10日得到了董事会的一致通过。 但是,1月20日财务部负责人给董事长送来了一份财务测算报告:2014年度的经营成果为微利。为什么销售毛利率近20%的产品不赚钱呢?财务分析报告指出:其原因主要是增值税税负较高。由于这一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公司请来了税务筹划专家。 税务筹划专家认为,在既定的销售机制下,由于肠衣公司从国内生物收购站采购的猪肠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而原材料无法获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企业可以列入抵扣的进项税额只有水费、电费及修理用配件等少量外购项目,仅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1512万元。而医药公司一般都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要求肠衣公司销售产品均需开具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经测算,2014年公司应缴纳的增值税为4608万元(36000×17%-1512),肠衣公司的增值税税负高达12.8%。 对此情况应如何进行税务筹划?
权益法:适用情况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成本法:适用情况为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 对投资收益的处理 成本法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是收付实现制,被投资企业宣告发股利的时候我才确认投资收益,不管其是盈利还是亏损。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非增加或减少了投资,不然一般不会调整。 权益法对应得你可以理解成是权责发生制,只要被投资企业年终有了利润,不管其分不分,我都按照我享有的份额按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亏损就反过来做)。当然如果和联营、合营企业有内部交易的话还要抵消, 成本法会计处理:被投资单位宣告或派发股利时 宣告时: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收到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这是对的吗?
请问老师,有个医药公司不知道他账怎么处理?葱厂家或者别的公司采购药品,没有实际入库,直接发货给了下面的医院等等,需要用到库存商品这个科目吗?还是直接计入成本?像是中介商一样,帮厂家代销药品,厂家给中间商返利,作为收入。还得给厂家开具发票。下面的医院都开不了发票给中介商,这个业务应该怎么记账?
老师,我们是医药公司。每个月都会收到上游公司给的返利,想问下公司业务员收到的返利,公司是按收付实现制来考核他们,这其中的利弊是什么?能帮我分析下吗?
老师,我们是医药公司。每个月都会收到上游公司给的返利,想问下公司业务员收到的返利,公司是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主的绩效毛利来考核他们,这其中的利弊是什么?能帮我分析下吗?如果采用权责发生制,会有什么正面或者负面影响?
老师,办公楼电梯维修费10000元怎么出分录?
老师,公司如果处于吊销状态了,是不是就不用报税了?
老师,社保刚开户,领导让我把他的按6000申报,这个在哪里弄呀
小规模纳税人,经营销售海产品水母,可以开发票给个人吗?需要备注什么吗
发票项目名称开错了,是红冲了再开吗?怎么处理?
老师 请问法人怎么样在手机上的电子税务局做实名认证呢?
老师,您好,这个结转增值税的地方听不懂,请问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做两次结转?第一次和第二次结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打一折销售等打折销售是否会比成本价少,怎么理解
跨境电商申请退税是不是比较难?因为他没有进票。
老师现在红冲1月份的发票,之前是税收编码错了,是开个和之前一样的错的税收编码的负数发票吗?再开一个正确的吗?
但是我们一直就在沿用,但是我们财务账是权责发生制,对业务考核是收付实现制
用收付实现制考核的利弊是什么?
(1)收付实现制的优点。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在证明现金支出符合性控制合规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确认数是实际入库的预算资金,便于安排预算拨款和预算支出的进度,并如实反映预算收支结果。在评价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时,相当便利的现金指标既能提供现实的信息,又使控制具有明确针对性。此外,收付实现制操作简单,需要的会计技术较少,易于被使用者理解,数据处理成本比较低廉。 (2)收付实现制的缺点。收付实现制尽管存在上述优点,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财政管理体制等的改革,它明显表现出了对新体制的不协调性。该体系所反映的受托责任狭窄,提供的财务信息有限且相关性较差,例如,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相混淆,容易个人操纵成本的机会等,对于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下要求提高政府绩效、信息透明度问题、为社会公众维护国有资产的责任方面,它可能无能为力,有时甚至会误导政府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