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会计收入确认时点是收钱,税法收入确认时点是开票吗?

2023-09-04 23:43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3-09-04 23:51

同学您好,并不一定。只不过现实中是因为,一开票税务局就知道了,不得不确认收入而已。

头像
快账用户7592 追问 2023-09-05 14:48

老师,那实务工作中,是按照哪种来的?一般是按照开票确认收入的吗?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09-05 15:04

同学您好,在现实中,许多企业都出与某种目的,都是等到开票了,确认收入,报税。因为只要开票,税务局就知道了。理论是理论,现实完全按照理论的不多。

头像
快账用户7592 追问 2023-09-05 15:40

老师,理论上的会计确认收入,一般是还未开票,但是收到了钱,就要先计入到预收账款里面吗?等到开票了,再从预收账款转到主营业务收入里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09-05 15:59

同学您好,理论中,有增值税确认收入时间点,和所得税确认时间点。这两个中又各自分为了好多中情况,如果您不是为了考试,只是现实中,您就可以简单记住,开票了,或者未开票时老板良心发现了,要缴税了,就确认收入就行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同学您好,并不一定。只不过现实中是因为,一开票税务局就知道了,不得不确认收入而已。
2023-09-04
你好 (1)收入确认的原则不同。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向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和潜在的投资者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因此,会计核算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注重收入实质性的实现,而不仅仅是收入法律上的实现。 税法的目的是对纳税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经济收入进行测定,从而对此课征一定量的税收,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满足政府实现经济和社会职能的需要。因此,税款的征收要遵循法律性原则和确保收入的原则,注重界定和准确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税依据。具体而言: ①会计制度和税法虽然在收入的核算上都遵循配比原则,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从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角度,确认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包括对象的配比和期间的配比。后者是从保护税基、公平税负的角度对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加以规定。 ②会计上强调收入的重要性原则,而税法不承认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只要是应纳税收入,不论其业务事项是否重要,也不论其涉及的金额大与小,一律按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税收入和应税所得。 ③对一些收入的处理上,会计上通常要充分考虑这些收入将来要承担的潜在义务,以确保能准确反映一个实体真正的长期获利能力。但税法,特别是所得税法一般情况下不考虑纳税人潜在的负债可能性,纳税人的经营风险国家不予承担。只要纳税人对赢利或潜在的赢利有控制权时,税法就会对纳税人的所得加以确认。当然有时税法会根据社会经济政策需要,限制或推迟收入的确认及收入时间的确认。 (2)收入确认的条件差异。会计制度规定,收入确定的基本条件包括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能性和收入计量的可靠性。而税法应税收入确定的基本条件则根据经济交易完成的法律要件是否具备,是否取得交换价值,强调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索取价款的凭据。 (3)会计收入与分税种的应税收入不同。会计制度为便于不同行业会计信息的比较,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划分会计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等。而各个流转税和所得税的应税收入与会计收入不对称,不同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会涉及不同税种的应税收入,如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因此,企业会计核算时,按会计分类确认并计量会计收入,纳税时,按照各税种的应税收入的规定计税。 (4)收入确认范围的不同。会计制度对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
2022-05-21
你好 这个时间点跟净额法没有直接联系的,还是原来的 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是指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2022-06-08
学员朋友您好,一般按照报关出口时确认收入
2023-06-24
你好!按偷税漏税处理
2023-07-26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