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正常的话,这个是有所得税的
因员工个人行为造成的连带责任,可以让员工自己承担过错款吗?属于职务行为。就是经理利用职务从外面进混凝土给别人,不是我们本公司的混凝土。然后造成倒塌。现在人家追究我们连带责任赔偿款45万多。我们付给对方了,能向经理追究赔偿款吗?内部出个处罚规定,因员工个人行为造成公司的损失由员工自己承担。因为我们公司自己承担后期还要纳税调增多交25%的企业所得税。
甲公司于2020年11月收到法院通知,被告知乙公司状告甲公司侵犯专利权,要求甲公司赔偿100万元。甲公司经过反复测试认为其核心技术是委托丙公司研究开发的,丙公司应承担连带责任对甲公司进行赔偿。甲公司在年末编制会计报表时,根据法律诉讼的进展情况以及专业人士的意见,认为对原告进行赔偿的可能性在80%以上,最有可能发生的赔偿金额在60万元至80万元之间,并承担诉讼费用3万元。假定甲公司基本确定能够从第三方丙公司得到补偿,最有可能获得的补偿金额为40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甲公司有关的会计分录
2022年12月10日,甲公司因合同迹而涉及一桩诉讼案。根据企业的法律顾问判断,最终的判决很可能对甲公司不利。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接到法院的判决,因诉讼须承担的赔金额也无法准准确地确定。不过,据专业人士估计,赔偿金额可能为72万~80万元之间的某一金额(不含甲公司将承担的诉讼费2万元)。(2)乙公司于2022年10月25日接到银行通知,向该银行的借款已逾期,银行己向法院起诉,要求归还本息200万元,另支付逾期罚息16万元,至2022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作出判决。对于此诉讼乙公司预计除需偿还全部本息外,还有70%的可能性需支付罚息8万12万元,有95%的可能性需支付诉讼费2.4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1)和(2),分别确认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和乙公司预计负债的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2019年12月1日,甲公司因其产品质量问题对李某造成人身伤害,被李某提起诉讼,要求赔偿200万元,至12月31日,法院尚未作出判决。甲公司预计该项诉讼很可能败诉,赔偿金额估计在100到150万元之间,并且还需要支付诉讼费用3万元。公司基本确定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赔偿金5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要求:编制有关分录。
和事项:(1)6月1日,由甲公司提供贷款担保的乙公司因陷入严重财务困难无法支付到期贷款本息1000万元,被贷款银行提起诉讼。6月20日,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承担连带偿还责任,甲公司不服判决并决定上诉。6月30日,甲公司律师认为,甲公司很可能需要为乙公司所欠贷款本息承担全额连带偿还责任。甲公司在2020年6月1日前,未确认过与该贷款担保相关的负债。(2)6月10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提供的相关证据表明,销售给丙公司的A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丙公司根据合同规定要求甲公司赔偿100万元。甲公司经确认很可能发生赔偿支出,估计赔偿金额为80-100万元之间。鉴于甲公司就A产品已在保险公司投了产品质量保险,6月30日,甲公司基本确定可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80万元,甲公司尚未向丙公司支付赔偿款。
在2023年3月购买的原材料,2024年4月才发现未入账,就做在了2024年,税务来检查,该怎么说明情况呢
老师,制造行业在未生产期间产生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能在下次生产产品的时候计入成本里面吗
老师,我想问下“关于小规模到升级成一般纳税前无收入并未产生申报纳税的话,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是可以在升级一般进行抵扣”请问这个无收入并产生纳税申报的期间是如何界定的呢?比如我们公司3.19成立的,税种认定是4月1日,缴款书是6月27日产生的,升级一般是7月1日。但是这期间我们有开过票。这种期间算不算无收入并纳税申报呢
企业所得税交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不是报表上的净利润呢
老师,我想问下“关于小规模到升级成一般纳税前无收入并未产生申报纳税的话,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是可以在升级一般进行抵扣”请问这个无收入并产生纳税申报的期间是如何界定的呢?比如我们公司3.19成立的,税种认定是4月1日,缴款书是6月27日产生的,升级一般是7月1日。但是在这期间我们公司有开出过发票。这种期间算不算无收入并纳税申报呢
在总公司签合同任职财务,工资在总公司发放。但子分公司没有财务,兼任子分公司财务负责人并处理账务,请问如何从子分公司发工资给该员工
请问老师,财务费用当中有利息费用、利息收入,计算息税前利润时利息收入怎么处理?谢谢老师
老师,我想问下“关于小规模到升级成一般纳税前无收入并未产生申报纳税的话,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是可以在升级一般进行抵扣”请问这个无收入并产生纳税申报的期间是如何界定的呢?比如我们公司3.19成立的,税种认定是4月1日,缴款书是6月27日产生的,升级一般是7月1日。这种期间算不算无收入并纳税申报呢
当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是7 销项是5 最后结转增值税只要做借应交销5 应交 转出未交 贷 应交进7这样就完成了,因为我翻了我们那边分录就只有这一个
老师好,想问个实践的问题,我们有两个公司,一个公司负责销售叫A公司,一个公司负责加工叫B公司。第一个方案:A公司买材料让B公司加工;第二个方案:B自己买材料生产后卖给A。这两种方案从税负率和经营管理模式下哪种比较好,如果测试税负率的话,怎么着手去测试?
我公司赔偿员工120万,别公司后面赔偿我公司70万,亏了一大截,我们做营业外收入?
嗯对,是这样做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