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根据《民法典》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 A.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B.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C.受第三人欺诈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D.受第三人胁迫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E.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答案】ABE 【解析】选项CD: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问题:第三人胁迫跟第三人欺诈 老师 胁迫这个行为相对欺诈更为法律所厌恶,所以第三人胁迫无需其他设定条件即可撤销,但是 第三人欺诈是要加一个限定条件才可撤销的,麻烦老师总结下

2023-11-14 23:31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3-11-14 23:45

第三人欺诈和第三人胁迫都是针对相对人而言的,第三人欺诈,使相对人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中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相对人知道第三人欺诈自己 这种是不可以撤销的,第二种是相对人不知道第三人欺诈自己,这种是可以撤销的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11-14 23:46

第三人胁迫相对人就不存在相对人不知情的情况,所以一定是可以撤销的

头像
快账用户1135 追问 2023-11-14 23:50

胁迫这个行为相对欺诈更为法律所厌恶,所以第三人胁迫无需其他设定条件即可撤销,但是 第三人欺诈是要加一个限定条件才可撤销的,麻烦老师总结下

头像
快账用户1135 追问 2023-11-14 23:51

麻烦老师总结下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3-11-15 00:13

如果是胁迫,受胁迫人(相对人)是可以撤销的 如果是欺诈,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合同成立时相对人知道欺诈行为,这种情况是不可以撤销的;第二种情况是合同成立时相对人不知道是欺诈行为,这种是可以撤销的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第三人欺诈和第三人胁迫都是针对相对人而言的,第三人欺诈,使相对人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中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相对人知道第三人欺诈自己 这种是不可以撤销的,第二种是相对人不知道第三人欺诈自己,这种是可以撤销的
2023-11-14
勤奋努力的学员您好! 可撤销:重(重大误解)失(显失公平)欺(欺诈)协(胁迫)
2023-11-15
勤奋努力的学员您好!注意区分题目问的是哪种(无效还是效力待定,无效就是自始无效,待定就是可以追认,通过追认可以有效也可以无效),需要记住。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五种情形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023-10-28
D选项“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该行为所希望达到的法律效果,而不是实施行为的动机。所以,C选项“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是正确的,因为它准确地指出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意思表示。
2024-05-16
你好, 举例说明: 例如,根据《民法典》第129条的规定,买卖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当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买卖双方就能够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而如果没有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比如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或者没有具备交付物品的能力等,那么买卖合同就不会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因此,事实行为仅在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会产生法律规定的效果。
2023-10-19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