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没有必要设置三级科目。

2.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2012年1月1日,公司经批准发行3年期面值为8000万元的公司债券用于公司经营周转。该债.券系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债券票面年利率8%,发行价格为8120万元,发行费用为10万元,从发行债券所收到的款项中扣除。 (2) 2012年1月1日,公司用筹集到的资金购置了一台不需安装的主要生产设备。该设备买价800万元,增值税136万元,包装费20万元,运费10万元(假设运费不考虑增值税抵扣),以上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已投人使用。 (3)假设.上述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0万元,公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要求: ①编制发行债券的会计分录(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②计算该项设备的入账价值; ③编制设备购置的会计分录; ④计算该设备2012年和201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⑤编制2013年12月计提该项设备折旧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火炬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22年4月发生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如下:(1)4月6日,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甲设备,用手产品生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240万元,增值税为31.2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2)4月8日,开始安装,用银行存款支付安装费取得专票,专票上注明安装费3万元,增值税0.27万元。(3)甲设备于4月28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开始用于产品生产。(4)甲设各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3万元,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1旧日。假设上述资料外,不考其他因素。要求:(1)编制4月6日购入甲设备的会计分录。(2)编制4月8日安装甲设备的会计分录。(3)编制4月28日甲设备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4)计算5月甲设备的折旧额(5)编制计提甲设备折1旧的会计分录。(应交税费写出二级明细科目及三级明细科目)
老师,企业在12月份因为疫情影响,停工休息,也未开具销售发票,支付生产的保底工资,以及计提的生产设备折旧,我是在营业外支出下面设置一个停工损失的科目,月末直接转损益,还是期末转到制造费用,等下月记入产品成本?网上两种做法都有,怎么处理合适
老师,你好,公司一台设备,既用于研发也用于生产,平时折旧是按2:8计提的,现在这台设备要维修,那这笔维修费,是否也按2:8计入研发费用和制造费用? 公司报废了一批研发物料,相关的账务处理是这样吗:报废研发物料,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结转报废研发物料,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研发费用-直接材料
老师咨询一下,就是工厂的机械设备,计提折旧,为了区分是那台设备计提的折旧,这边会计科目设置明细: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设备) 贷:累计折旧-**设备 是不是制造费用这块设三级科目**设备没必要,月末也要结转到生产成本中,也不会体现到报表上,只需要在累计折旧设置二级科目就行对吗
老师,去税务局代开房屋租赁发票按几个点交税
流动负债合计的定义,应用场景?
老师私车公用协议一个公司可以和几个人签? 餐饮加工企业的雇佣外面劳务工日结工资的怎么记账?怎么符合税法能扣除呢?
老师 长期股权投资才用权益法核算的,明细核算时会涉及到哪些明细科目?
老师,贷款利息,资本化期间的利息怎么转资产呢?假设贷款建设了建筑物,还有购买设备,
劳务派遣企业,2025年1-9月个税工资申报跟实际开票金额差170万,然后税务叫出自查说明,这家公司要准备注销了,可以跟税务那边解释有一部分员工要在第四季度申报员工经济补偿金吗
我是小规模 需要开10万的发票,这个免税之内我知道,但需不需要成本票呢?还超过了30万才需要成本票呢?10万不需要上税吧
董孝彬老师 你来帮我看看这个问题 就是“其他债权投资”为什么用没有减值前帐面价值跟公允价值来比然后再写减值的分录?正常不应该是先减值,然后用减值后的帐面价值跟公允价值来比吗?因为在期末这个时点,这项其他债权投资发生了多少减值以及这个时点的公允价值都是知道的了呀?明明可以先确定减值然后再看公允价值变动的多少,但准则却很奇怪先跳过减值在不考虑减值前先比了然后再倒回来,这样做感觉很奇怪,准则这样做是为什么?问题2:然后减值是不是看未来能获得的本息折现到目前这个时点跟目前的帐面价值比差多少,是这样得出减值的金额的吗?
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计入制造费用,新公司刚成立还没有生产产品,制造费用需要结转吗?如果结转是结转到哪个科目呢
董孝彬老师 你来帮我解答一下 我想问:为什么购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手续费是计入“投资收益”,但购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即“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手续费是计入这项金融资产成本? 不都是股票吗?只不过一个是分类另一个是战略投资直接指定而已,但本质都是股票不是吗?为什么这里支付的手续费的规定不一样?
那我这边还想问一下,我们这边生产的产品,只需要自己包装一下,产品主料是采购别人的,回来只是一个包装,然后就销售了,我这边核算成本的时候,主料按照库房那边给的领料单上的数量算出这个月耗用的原料,那些内包材、外包材也根据领料单上的数量算一下耗用的,还是可以一次摊销的方法直接进成本
可以一次摊销,直接进成本。
那如果这个月末,内包材,外包材还没有用完,核算的11月成本就不太准确了
如果差的比较多,那就分摊一下吧。
没明白,能说的具体一点吗,怎么分摊
你只把对应销售部分的包装材料入销售成本。
那其他包材属于成品的必要组成部分,如果选择购入一次摊销,到月末如果没有领用完,这样核算出来的成本也是不准确的
因为我们电子税务局报备的是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法,我想着这样也比较方便,但是还是存在这样的缺陷··· 这种应该怎么处理呢
总之,如果金额不大,可以一次摊销;如果金额大了,就要分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