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22年少做了费用是要纳税调减,更正申报22年所得税汇缴申报表,如果要补税的话,是有滞纳金的
22年12月的咨询费收入发票未入账,23年的可以入账在2月份吗,是不是通过你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那预缴的时候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可以通过纳税调整来处理吗,是不是可以退税了
【问题1】发现往年记账错误,多计提了管理费用,今年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后,所得税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哪里调整? 【问题2】22的错误是在22年所得税汇算清缴中调整?还是因为23年做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23年的年报再调整?
比如说2020年企业所得税汇缴清算有问题,有一个成本发票没做进去,是不是21年,22年企业汇缴清算表都要调整?企业所得税汇缴不是一年一汇缴,不是就汇缴当年收入当年的成本,为什么要调整21年22年,21年22年调整企业所得税汇缴表里面什么东西?
是不是只要用了以前年度调整损益就要调整企业所得税清缴,那么是不是算没及时纳税,比如22年少做了费用,23年8月份才发现,是不是要去调整22年的企业所得税清缴纳税调增,会有滞纳金吗
不是当期的费用就要纳税调整,走以前年度调整损益科目,企业所得税清缴调增,调整那年调减,早动,两年的会计报表是吗
五一放假能报税呢过来,25年的车票能冲24年汇算清缴吗?
民办非企业注销,固定资产和存货都有余额怎么办?资产和负债都需要清零吗?最后的税务报表怎么报?
老师,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利润总额为负数,纳税调增后还是负数,这样调增后年度汇算的企业所得税和财报里的利润总额是一样的,但汇算里纳税调整后所得负的少些,这样对吗,需要调整财报吗
老师,中级会计固定资产这节,讲到付款时间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分期支付时会有未确认的融资费用,在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时有时候计入财务费用有时候说会计入资本化,请问怎么区分计入这两种的娜一种呢,如果计入资本化,能计入哪个科目呢麻烦老师解答下这两个疑问
这里的 8000✖️13%=1040,委托加工收回后直接出售 这个销项可以抵扣吗
保安公司差额纳税影响甲方抵扣吗
老师,现在残保金有免税政策吗?
捐赠支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利息能税前扣除吗
老师你好,我是会计学堂的学员,比如我们公司的甲方给我们拨付了一笔工程款,305万,但是只有300万是我们公司的工程款,并有甲方从代发专户代发工程款,剩余的5万元是甲方管理人员的工资和保洁、保安人员工资,这5万元的支出和我们公司的业务无关,我让甲方承担这5万块钱的增值税、附加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需要调增的5%的税金,甲方的财务让我申报这些人都个税,下年做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这样操作的话对我个人和公司有税务分险吗?
请问公司租车合同租金6000一个月合理吗?车加油的费用怎么填记账凭证
还能再问一个问题吗。2024年收2020和22年的厂房租金直接计入到24年可以吗,2021和2022年年没做任何关于这笔租金的账目和申报金额400万,即使当时按时申报了企业所得税企业还是亏损,是不是没有滞纳金??
那增值税怎么办,会有滞纳金吗
您好,那我们现在更正申报22年也不会有所得税交,没有滞纳金的。 这个收入是22年的,更正申报22年12月增值 税,是有滞纳金的 我们这个金额太大了,小一点直接做在24年
增值税我们进项够抵用的。也不会交税,考虑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不用交税,可以不可以都做到24年??
您好,考虑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不用交税,才要去更正22年呀,这样操作才是对的
不会有滞纳金更正与不更正,只是不符合权责发生制是吗?我认为没有发生滞纳金不更正也可以是吗,老师。我不是很明白有什么影响
您好,我发一下文件给您, 这是成本费用的,我们是收入,一样的道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九条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本条例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六、关于以前年度发生应扣未扣支出的税务处理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企业由于上述原因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以在追补确认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或申请退税。 亏损企业追补确认以前年度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支出,或盈利企业经过追补确认后出现亏损的,应首先调整该项支出所属年度的亏损额,然后再按照弥补亏损的原则计算以后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并按前款规定处理。 综上,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如属于上述文件规定情形,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