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咱做的是内账吗?
请问老师,建筑业中的材料购买业务,实际付款的金额少于增值税专票的金额,会计分录怎么处理?是先按照正常的票面金额分别确认成本和进项税额,再做一笔分录,将少付的金额做营业外支出,同时将对应的进项税额做转出吗?如果这样处理不对,麻烦老师给讲讲应该怎么处理,谢谢
请问老师!就是我现在做账也是都有挂预付。那我就是材料跟发票都还没到的时候,我不是就先做了,借预付,贷银行。然后我这个是有材料的,就会有入库单,刚刚领导的意思就是说,先暂估入库,那我不是就要,借原材料(这个材料就是含税的进)贷应付-暂估。那我这时候出库单也来了,我不是就借工程施工某材料,贷原材料(但是这时候的原材料入账就要是不含税的),这样这两个不是就对不上了。等后面我收到发票的时候,我就要先把前面入库的暂估冲一下,在做一笔真正的入库。然后这个出库的不是也要冲掉,又要重新做一笔出库的。天哪,这样有别的办法嘛
1、工程完工60%结算时结算单金额109万,借:应收账款109 贷:工程结算109这个“工程结算”是含税还是不含税的?如果是含税,那完工100%开票的时候,又该怎么做会计分录?是借:主营业务成本 借:工程施工—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吗?这样最终工程结算和主营业务收入就不等了?而且工程施工毛利这部分就含税咯?是不是应该冲工程结算,借:主营业务成本 借:工程施工—毛利 借:工程结算(税金部分)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 2、比如工程完工60%结算单金额109万,借:应收账款100 贷:工程结算100这个“工程结算”不含税?那完工100%开票的时候,又该怎么做会计分录?是借:主营业务成本 借:工程施工—毛利 借:应收账款(税金部分)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吗?这样工程结算和主营业务收入就相等,请麻烦帮我问问老师这两种方法哪种合适一些?或者两种都不对?正确的方法又是怎样?
请问一下,我们是做建筑的,有一个木工班组,这个木工班组在实际内部结算是按包工包料来结算的,在外账中是材料 和人工分开的,实际内部结算是不含税价来结算,比如不含税100万,外账中材料是开木方的发票(13%专用发票),比如人工20万,材料 80万,人工是申报个税来做成本,那这样我同对方结算我是不是还是按100万支付给他,材料80万,20万人工,材料最后我要支付给7%的税点给他,因为我抵扣了13%,材料这块是不是按发票金额来算他的结算价
开发票含税5.16万元,增值税0.31附加税。0.04万元印花税0.001万元企业所得税0.089万元挂靠管理费0.089万元收到工程款4.46万元,付款3.26万元,工程施工材料0.67万元。请问这个会计怎么做,拜托。请问这个分录怎么做,工程结算收入是开票金额嘛?成本是工程施工材料金额嘛,那这样我的利润就不对了,我只是管理费用的收入其他都是挂靠方出
24年的发票,25年入账可以吗
电子税务局,24年1月和24年10月增值税收入更正到22年10月,且22年10月到23年12月都已按顺序更正,但是24年1月期初未缴税额不包含22年补的税额,这是什么原因,23年12月期末未缴税额和24年1月期初不-样,23年期初未缴税额是包括22年10月更正合的税额的,我这边追问不了,只能提问,那您的意思是我由于我先更正了24年10月的数,导致22年的10月我补的没有带到24年1月的期初未缴吗
老师你好,税费种认定有效期如果是10月1日,是不是从下月开始报税啊
学堂里的部分考试课到期了,为什么以前的课件也被锁死了。请老师处理下。
7月库存金额结余81507元,要怎么做凭证分录?
7月库存金额结余81507元,要怎么做凭证分录?
老师,组织公司员工去体检,这个属于入职期间。的话是计入到管理费用呢还是计入到相关的成本中呢?
电子税务局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收入信息,如果是二季度的订单但实际我们3季度付给他们钱,我们报送的时候要把这笔金额填到二季度的收入总额里吗
研发和技术服务开票范围主要包括与技术研发和服务相关的各类业务。这些业务通常在公司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中明确列出,并依法进行登记。 一、技术研发类业务 (1) 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设计服务。 (2) 技术咨询、技术评估和技术转让服务。 (3) 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信息技术服务。 二、技术服务类业务 (1) 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服务。 (2) 设备安装、调试和维修服务。 (3) 专业技术服务,如工程勘察、规划设计等,请问如果是设备调试,可以选开票大类,研发和技术服务吗?
月底结转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可借可贷,倒挤差额) 月底计提税金: 借:税金及附加——城建、教育、印花税 贷:应交税费——城建、教育、印花税 下月税费扣款: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城建、教育、印花税 贷:银行 以上税金月底计提,次月付款分录对不对?
对的,是内账
那你就按老板这个口径统计就行了。你入账是不含税的,统计的成本也按不含税统计。
然后你那个税款单独记一下,这样也有总的数据能对上。
内账就是按照老板的意思进行处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