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个1万做营业外收入,4万其他应付款
老师,我们公司是做培训类服务的,经常和政府单位打交道,比如,我们给对方提供培训,对方实际应该付给我们金额应该是2万,但是,对方领导要我们3万发票,这种类型业务还比较多。请问,如果以开票确认收入,那这一万的差额在账务上怎么处理?有什么好的税务筹划和回避风险的方法吗?
我们有个项目2019年就已经竣工结算,发票款项都两清了,今年政府审计,审减了30多万工程款,我们公司需要退还甲方多付的30多万工程款,但是只跟我们开行政事业单位结算票据,上面注明了收多付工程款,金额30多万,说发票不用操作了。我们这边应该怎么账务处理?如果我们公司自行将之前2019年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冲红,我在今年把它整张冲红,再按差额开一张正数。那我做账是直接冲今年的收入,还是要调以前年度的账和以前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我公司今年收入5000多万,需要红冲30多万收入)
请教老师:我公司是办公室不动产租赁的企业。 问题1:公司达到税收标准之后, 返还的1年办公室租金 2千万 怎么入账? 问题2:对方之前开给我们的发票 要不要退回冲红? 问题3: 那返给我们的2千万租金就开张收据给对方就好了麽? 问题4:这个账务处理,怎么做?是要确认收入?还是挂其他应付款呢? 做收入那样利润就很高很高,增值税所得税不是要交很多了。。。。挂其他应付款的话,这个钱以后是不会还了的。
老师,我们公司跟政府签订了返税协议,比如招商引资入住园区,引进来的A公司交了好多税,A公司没有资格去申请退税,我们有资格申请然后政府返给了我们5万,我们跟A客户签的给他3万,这个本来就是A交的税,我们这3万的钱怎么出去呢?A需要给我们开发票吗?还是说直接给他们,我们实际就是2万的,代理服务费申报收入呗
老师,你好,我们是财税公司,为各地园区做招商引资的,我们与园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我们引入的客户在当地纳税之后,园区政府会给一定比例的税收返还,并统一支付到我司账户,我司还需要给所有客户返还一部分,留下的做为我司的收入。对于这个账务处理和税务申报我有几点疑问: 1,我们收到园区政府的统一税收返还,是否需要申报增值税?是全额申报吗?还是扣除要返给客户部分之后的差额申报? 2,我们收到园区税收返还,是否要开发票给园区政府? 3,我们收到园区的税收返还,同时我们要返一部分给客户,这部分我们可以做代收代付吗?
老师,公司一直没收入快两年,费用都是股东垫付,科目记在其他应付款,现在公司的负利润金额和其他应付款数字一样(10500元),持平了,现在要注销,这种风险吗?
老师我想咨询下,关于《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 号)第四条,企业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情形,税务机关可对其以往应缴的企业所得税按核定征收方式进行征收管理,并逐步规范,同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但不得事先确定企业的所得税按核定征收方式进行征收、管理。 如果房地产企业被核定征收了,他是公司所有的项目都必须一起核定征收,还是可以按项目,对于核算规范的项目查账征收,对不规范的项目核定征收呢? 也就是企业所得税能按项目同时适用核定征收和查账征收吗?这个有具体的法律依据吗?
你好老师,我在申报企税的时候,显示与上期申报不一致,这是什么原因呢?
制造业,生产被罩的,工资是计件,被罩很多尺寸,工价不一样,核算每件产品的人工费怎么去算呢?
老师,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和主体,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请问汇算的时候退回来的企业所得税需要做凭证吗?如果需要的话请问怎么做?比如金额是100元
老师好,我是一般纳税人,有开普票有开专票,这个月开了4000元的普票,普票怎么交税?
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和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应付职工薪酬要怎么填写,都是本月发上月工资,比如2025年1月发2024年12月工资。2025年1月发24年的工资在2025年2月申报。按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借方贷方填写了提示“填报的工资薪金大于本年《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申报工资薪金支出累计为0;
老师好,公司请了中介公司做顾问预付2W,借预付帐款,贷银行存款,现在合同结束,这个预付帐款怎么平帐
1.公司准备注销,应付款还有余额,应付对象是个人,是公司成立前期老板家人的工资没付,还有一些老板家人垫付采购的公司用品报销记账了没支付。总额20多万。现在准备把这一部分款转成营业外收入,交点企业所得税,转营业外收入的时候需要附上什么凭证呢? 2. 公司注销税局会查账吗?需要准备什么资料备查吗?
税是人家交的我们帮人家从政府申请从中还留了1万元,这1万元不用交增值税是吧,给人家4万时对方也不需要给我们开票是吗?
这个恶不想要教案增值税的
政府返到我们银行上写的扶持资金
属于政府优惠的返还
老师您上面字写错了,我看不懂?
这个返还是地方政策优惠,不属于增值税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