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是不是把权益结算股份支付和限制性股票两个搞混了。 权益结算一般是期权形式,不需要确认股本。 限制性股票是发股,需要确认股本
2×19年1月1日,甲公司向5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万份股票期权,这些人员从被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连续服务满2年,即可按每股6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2万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2×20年9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15元的价格回购本公司普通股股票100万股,拟用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 在等待期内,甲公司没有高管人员离职。2×20年12月3日,高管人员全部行权,当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16。 行权日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6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00 贷:库存股 1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00 老师这道题如果改一下,把库存股改为20元每股回购那么回购价就是2000,也就是说贷方会大于借方,库存股会多出来200,哪分录怎么写呢
@冉老师,你好,注会会计教材89页,长期股权投资与合营安排中有这样一段话:“子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实收资本),且未向投资方提供等值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时,投资方并没有获得收取现金或者利润的权利,该项交易通常属于子公司自身权益结构的重分类,会计准则规定投资方不应确认相关的投资收益。” 我的问题是两项: 1.为什么要区分“现金股利”和“利润”,并同时列举,股利=股息(优先股才有)+红利(普通股才有),股利不就是包含了利润吗?还是因为前者对应股份公司,后者对应有限公司? 2.如果有了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时,需要进行会计处理,确认投资收益吗?
张老师 你好。 教材中取消或结算股份支付,是这样描述的: 在取消或结算时支付给职工的所有款项均应作为权益的回购处理,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在回购日公允价值的部分,计入当期费用。 中华会计网有一道例题如图所示。 我有两个问题搞不清楚: ①明明例题中,是回购支付的金额高于该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而非回购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况且支付的回购款竟然高于回归日的股价(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企业的脑子难道坏了么,教材是不是写错了? ②如果回购的金额低于权益工具账面价值,是不是相当于只回购了部分权益工具,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冲减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老师,1.第一张图片中,权益法调整时标注绿色的“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指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也就是在没有计提减值的情况下,应该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吗?2.第二张图片,个别报表权益法调整,第一步投资时点的调整,因为剩余长期股权投资成本600*40%=240,投资时点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500*40=200,240大于200,所以不用调整,是吗?3.合并报表处理,规定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始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那么第二张图下面计算时为什么要加上25?第三张图,合并报表的后面两个分录如何理解呢?
老师,我在学cpa股份支付章节的时候,这道例题的分录没太理解。在第五步,行权日的时候,为什么要写借:银行存款,贷股本呢?我是反复背下了这个分录,但从理解上一直没懂。A公司2020年12月31日给高管发的股票可以行权了,那应该是相当于给员工发钱了呀,为什么公司的银行存款反而要增多呢?分录里贷股本是说股本增加了嘛?我理解公司把股票给了员工,不是应该股本减少嘛?可能我整体理解有误,麻烦老师讲解一下,谢谢。
老师餐饮公司食堂服务,有早餐和午餐,成本一起核算的话是用当月总成本,/总用餐人数吗?知道总成本,早餐用餐人数,正餐用餐人数,现在想核算每个人成本
今年9月份,说全国都要购买社保这个政策是吧?但是我总感觉不大现实,公司里有些老员工50多周岁了,他们前面就不怎么买,也不知道他们能在这公司干多久?到底要不要买,应该做怎么样的决策和防备好呢?左右都是难!诶!这个政策简直了!太片面了描述的!
这里为啥是合同负债呢。
报考了25年的中级,但我感觉我考不过,因为我没有做到题,我只听了几遍课,没做题。深思熟虑后我不想去考,我想备考26年的注会,然后26年再去参加中级考试。但我想从9月份开始备考注会的4门: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这样备考可以吗?到明年的8月份去考试,这次我要先预习,然后听课,再做题。争取在考试前过3遍。9.11.1.3(会计和财管)10.12.2.4月份(税法和经济法)。这次我扎扎实实的来,成绩不会陪着演戏,不能假学习,不要拿孩子当借口。可以不,一年冲这4门
注会会很难考吗,一年备考3科通过率大不
这里股票的发行费,为何计入成本,方老师讲股票的发行费很独立,冲减资本公积。第三张是方宁老师的教案
同样都是现金捐赠,为何一个确认捐赠收入,一个不能确认捐赠收入?
麻烦老师看一下,第三题的第三小问,我算出来始终等于5,答案给的20,麻烦老师解答一下!
老师!怎么判断哪个方案适合谁?
你好老师,这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余额,怎么对冲掉呢
不是的。您再看下图片得右上角行权时得分录。
同学,图片没上传上来,再发一下
我现在发
这两个不是同一个事项,一个是确认费用,一个是实际支付。 因为权责发生制,立即可行权,说明按照当日公允价就应当确认相应成本费用。 员工实际行权日,是实际交割权益工具。 同学看看思路清晰了吗
我知道是按当日公允确认成本费用,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是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准则规定…… 这个硬要解释,我觉得就是不需要其他资本公积过度了,因为如果是有等待期,可能会有员工离职,不能直接用股本溢价,因为离职员工不进行权益支付,所以用其他资本公积进行过度 立即可行权,授予日之后即使员工离职,人家也可以行权,所以直接计入股本溢价。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哈,我是这么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