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请会的老师认真审题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委托物适用善意取得,脱手物通常不适用善意取得 B.转让合同无论是无效还是被撤销,受让人均不得主张善意取得 C.基于事实行为、公法行为、法律规定发生的物权变动,可以适用善意取得 D.其交付可以是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或者指示交付,但不能是占有改定 [解析]选项C:善意取得只能在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中发生。 问题:BCD选项,请说明一下。

2024-05-26 10:21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4-05-26 10:41

您好,正在解答中请稍等。

头像
快账用户8469 追问 2024-05-26 10:51

请尽快啊老师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5-26 10:56

B选项,善意取得的前提是存在有效的交易行为,即原权利人与让与人之间以及让与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合同均应是有效的。如果转让合同无效或被撤销,那么该交易行为的基础就不存在,因此受让人无法主张基于无效或被撤销合同上的善意取得。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5-26 10:58

C选项,善意取得制度仅适用于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即基于双方或多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的物权变动。事实行为(如先占、加工、添附等)、公法行为(如征收、没收等)以及法律规定(如继承、法定抵销等)直接引起的物权变动,不适用善意取得。这是因为善意取得的核心是保护交易中信赖物权公示(如不动产登记、动产占有)的善意第三人,而这些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不涉及交易行为,因此不适用善意取得。 D选项,在善意取得中,交付是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现实交付、简易交付(先行占有加合意)、指示交付(让与人将对动产的占有、返还请求权让与受让人,代替现实交付)都是可以的。但是,占有改定(动产物权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特别约定,标的物仍由出让人继续占有,但在物权让与合同成立时,视为交付,受让人取得间接占有)在善意取得中不被认可。因为占有改定没有外部公示,不能体现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不能对抗原权利人,因此不能适用善意取得。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正在解答中请稍等。
2024-05-26
善意取得的前提是无权处分,但是善意取得可以适用于所有权和他物权,因为善意取得是针对物权的取得而言的,既包括所有权,也包括他物权。 C选项,所有权和他物权均可以适用善意取得。C选项正确。 综上,本题答案为ACE。
2023-10-27
他物权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用益物权包括居住权、地役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2023-11-01
关于E选项,关于公用征收,考生只需要记住: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强制性地取得单位、个人财产所有权的行为。 征收属于国家行为,不是民事行为,所以不是法律行为。 征收的结果是消灭所有权,所有权消灭属于物权变动,而物权变动的情形只有三种:基于法律行为、非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因国家行为而取得所有权。所以,公用征收属于非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这是第一种三分法。 但公用征收只是一种非基于法律行为而取得所有权的一种情形(典型如征地),也就是说在非基于法律行为这一分类里还有其他的情形(典型如继受取得)。因此,基于法律行为、非基于法律行为只是三分法的一种分类方法。那么第二种三分法就是直接变动的三分法:基于法律行为、非基于法律行为(如事实行为)、基于法律规定(如先占、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所以,E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
2023-10-21
D选项,动产物权非交付不能取得,不动产非登记不能取得。 E选项,因合法建造、收取孳息、法院判决、公用征收而取得所有权的,属于依法律行为以外的法律事实而取得的所有权。
2023-10-21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