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 A 公司 2014 - 2016 年每年计入当期费用的金额。 2014 年: 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每人 30 元,每人授予 1000 份股票期权,预计三年中离职比例为 20%,则预计可行权的人数为 300×(1 - 20%) = 240 人。 2014 年应确认的费用 = 300×1000×(1 - 20%)×30×1/3 = 240000 元。 2015 年: 2015 年又有 20 名管理人员离开,修正后的离职比例为 25%,则预计可行权人数为 300×(1 - 25%) = 225 人。 2015 年累计应确认的费用 = 300×1000×(1 - 25%)×30×2/3 = 450000 元。 2015 年应确认的费用 = 450000 - 240000 = 210000 元。 2016 年: 2016 年又有 20 名管理人员离开,实际可行权人数为 220 人。 2016 年累计应确认的费用 = 300×1000×(1 - (30 %2B 20 %2B 20)/300)×30 = 540000 元。 2016 年应确认的费用 = 540000 - 450000 = 90000 元。 (2)计算 A 公司 2018 年 12 月 31 日管理人员行权时收到的货币资金。 管理人员行权时,每人以 10 元 / 股购买 1000 股,实际可行权人数为 220 人,则收到的货币资金 = 220×1000×10 = 2200000 元。 (3)计算 A 公司 2018 年 12 月 31 日管理人员行权计入 “资本公积 — 股本溢价” 的金额。 先计算行权时股票的总价值: 股票面值为 1 元 / 股,每人购买 1000 股,实际可行权人数为 220 人,则股票总价值 = 220×1000×1 = 220000 元。 再计算行权时收到的货币资金: 已在(2)中算出为 2200000 元。 最后计算计入 “资本公积 — 股本溢价” 的金额: 三年累计确认的费用为 240000 %2B 210000 %2B 90000 = 540000 元。 资本公积 — 股本溢价 = 2200000 %2B 540000 - 220000 = 2520000 元。
老师 出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 不是3%减按2吗 为啥都用1啊
老师,请问税务系统财务报表只需要3个月出一次吗,做账是每个月都出是吗
老师,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等于利润表的哪个数据?
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已经出审计报告,这个记什么会计科目?借:开发成本 贷:银行存款 完工后转开发产品?怎么算完工?正式的评估报告?还是……
建筑公司:我们是专业分包的公司 分包方干活给我们开发票 我们都是以代发工资形式结算 这样可以吗 不走公户 每个项目都是
快账软件只能网址登录吗?
请问有销售收入,但是还没有成本票回来,月末暂估成本的时候分录是怎样的
甲方(债务人)、乙方(原债权人)、丙方(债权受让人),我们是丙方分包了乙方的劳务,乙方给甲方开1000万工程款发票,甲方付乙方本应付1000万,但现在只有700万款跟价值300万房子,而我们分包了乙方的劳务,又将这价值300万的房子给我们了,我们三方需要签债权债务清偿协议,我们也开300万发票给了乙方,后边这300万不再走账了,这样对我们也就是丙方有税务风险吗?
1、老师:下面这道题,转让不动产为何是9%的税率,不是13%吗? 2、另外为何不减当时购进时成本和契税? 3、老师可以帮忙总结一下转让不动产以及建筑什么情况下13%、9%,什么情况下用5%税率和3%税率。 什么情况下建筑和房地产用差额?
括号1里的内容是啥意思
老师,300×(1-20%)×1000×30×1/3好像是等于2400000
老师,这个的数据不应该是300×1000×(1 - (30 + 20 + 20)/300)×30 = 6900000
同学你好 是的 不好意思 是2400000
老师,我看不懂16年确定的管理费用和最后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中的三年累计确定费用要不要减去17年离开的十个人
同学你好2016 年又有 20 名管理人员离开,实际可行权人数为 220 人。 2016 年累计应确认的费用 = 300×1000×(1 - (30 %2B 20 %2B 20)/300)×30 = 540000 元。 2016 年应确认的费用 = 540000 - 450000 = 90000 元。
16年的人员不是300-30-20-20=230吗
不是的 最终行权人数220哦
根据你给的式子算出这个
我有算错了数字的吗 实在不好意思
就算用22人带进式子也算不出540000元
2016 年累计应确认的费用 =220*1000*30=6600000(元)。 2016 年应确认的费用 = 6600000 - 5600000 = 100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