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 年度结转未分配利润使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问题2: 年度结转本年利润使用"本年利润"科目。 问题3: 月度结转损益类科目,使用"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您好,老师我这个月有收入,图二是我没有结账也就是没有自动结转导出的科目余额表。 财务软件点结账上面提示损益类科目自动结转。 我怎么感觉点过结账生成的分录少了以下两个分录呢,这两个分录是要手工结转吗?但是系统是提示自动结转的。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800 贷:库存商品800 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至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8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800
老师,我司是销售方,去年销售收入100和结转成本90,今年开了红字专票,冲减去年的收入 冲减分录如下: 第一步、冲收入 借:应收账款 -113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3 第二步、冲成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0 贷:库存商品 -90年 第三步、结转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 请问,我还需要做企业所得税的调整分录吗?
例1:齐鲁公司2021年有关损益类账户年末余额如下表。该企业利润结转采用表结法,年未一次结转损益类科目,所得税税率为25%。年终,按净利润的10%、6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向投资人分配现金股利。根据下列要求编制该公司的会计分录。账户名称结账前余额账户名称主营业务收入7500000(货)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640000(货)其他业务成本投资收益530000(货)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36000(货)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结账前余额4500000(借)396000(借)62000(借)570000(借)946000(借)148000(借)8000(借)76000(借)(1)将损益类科目中收入、利得类科目的年末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2)将损益类科目中费用(除所得税费用)、损失类科目的年末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3)假设A公司本年无纳税调整因素,所得税税率为25%,计提并结转所得税费用(4)将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结转“本年利润”科目(5)
齐鲁公司2021年有关损益类账户年末余额如下表。该企业利润结转采用表结法,年未一次结转损益类科目,所得税税率为25%。年终,按净利润的10%、6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向投资人分配现金股利。根据下列要求编制该公司的会计分录。账户名称结账前余额账户名称主营业务收入7500000(货)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640000(货)其他业务成本投资收益530000(货)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36000(货)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结账前余额4500000(借)396000(借)62000(借)570000(借)946000(借)148000(借)8000(借)76000(借)(1)将损益类科目中收入、利得类科目的年末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2)将损益类科目中费用(除所得税费用)、损失类科目的年末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3)假设A公司本年无纳税调整因素,所得税税率为25%,计提并结转所得税费用(4)将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结转“本年利润”科目
老师,采销存的会计分录如下:“库存商品”科目如何清账?(1)采购时,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2)销售时确认收入,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我想问一下,存货核算结转成本时用的是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的结转成本金额与采购成本不同,这种方法会导致“库存商品”科目无法清0,如何解决?
事业单位通过专项债支付服务费。怎么账务处理?
老师,请问当月原材料暂估了,成本也结转了,次月收到发票,次月的账处理是先红冲上月的暂估,然后按发票原材料数量和金额入账就可以了,是吗?
老师,一般纳税人最开始是个人独资,后面有人注资进来20万,原来的老板占80%,后来的占20%,这个应该怎么账务处理才对啊?需要变更哪些呢?
这里股票的发行费,为何计入成本,方老师讲股票的发行费很独立,冲减资本公积。
老师麻烦详细说一下第五题,彻底不会了?
面试一家物流公司,需要准备什么知识?
“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在所有被审计单位都会存在”与“所有被审计单位都可能存在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哪个对?
老师,我们是会计咨询服务行业,小规模,我们老板想在经营范围里加上这些,麻烦老师从税上面,风险上,给一些建议。 经营范围增加:接受金融机构委托对信贷逾期户及信用卡透支户进行提醒通知服务(不含金融信息服务) 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信息技术和流程外包服务(不含金融信息服务)
“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在所有被审计单位都会存在”与“所有被审计单位都可能存在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哪个对?
公司租了个厂区,要装修,增加其他硬件设施,涉及多个项目分类,多种结算方式,支付款时,怎样做分录
问题1 2 3的具体借贷科目分录怎么写
问题1 2 3的具体借贷科目分录怎么写
问题1: 结转未分配利润至利润分配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问题2: 结转本年利润至留存收益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利润 问题3: 月度结转损益类至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问题1: 结转未分配利润至利润分配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问题2: 结转本年利润至留存收益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利润 问题3: 月度结转损益类至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提取盈余公积 是只在年末提取吗,其他时间需要提取吗
提取盈余公积通常是在年末进行,作为对当年净利润的留存,用于增加公司的资本基础或弥补亏损。公司法或公司章程可能会规定提取的比例。除了年末,若公司有明确的规定或遇到特定情况(如弥补亏损),也可以在其他时间提取。不过,这不常见,主要是为了保持财务稳健和满足法律要求。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比例可以随意提,一般任意盈余公积比例5%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比例是10%基数是什么 超过多少不再提取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的比例确实可以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决定,常见的比例可能在5%到10%之间。至于法定盈余公积,按照中国的《公司法》,一般要求提取比例为当年净利润的10%,这里的“净利润”是指税后利润,即在扣除了所有费用、税金后的利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当法定盈余公积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再提取不再强制要求,但公司可以选择继续提取以进一步增强财务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提取盈余公积的具体比例和条件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规定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