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2023年度财务报表中部分项目的认定:1.管理层认定:存在财务报表项目:存货确实存在。2.管理层认定:权利和义务财务报表项目:应收账款归属于公司3.管理层认定:完整性财务报表项目:销售收入均已入账4.管理层认定:计价和分摊财务报表项目:其他应收款的金额记录于财务报表中,计价或分摊正确5.管理层认定:截止财务报表项目:销售收入记录在恰当的期间要求:根据上述情形,指出审计人员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

2024-11-24 20:53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4-11-24 21:00

以下是针对各管理层认定情况审计人员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 1. 对于“存在”认定(存货) - 实地盘点:审计人员应参与存货的实地盘点工作,通过现场观察、点数、称重等方式核实存货的实际数量,并与账面上记录的存货数量进行核对,以确认存货确实存在。 - 检查存货保管情况:查看存货的存放地点、保管条件等,验证是否存在存货被寄存、代管等可能影响存货存在认定的特殊情况,同时确认存货有无损坏、变质等影响其存在价值的问题。 2. 对于“权利和义务”认定(应收账款) - 检查销售合同与相关凭证:查看销售合同中关于收款权利的条款,核对销售发票、发货单等凭证,确认应收账款的形成依据,证实应收账款确实归属于公司,而非代收代付等其他情况。 - 函证应收账款:向购货方发函询证应收账款的余额及相关事项,直接从第三方获取证据,确认公司对应收账款拥有合法的收款权利。 3. 对于“完整性”认定(销售收入) - 检查销售交易的完整性:从原始销售凭证(如销售订单、发货单、销售发票等)开始,追踪至记账凭证及账簿记录,确保所有发生的销售收入都已完整入账,防止出现漏记销售业务的情况。 - 分析性复核:将本期销售收入与前期进行对比,分析收入变动趋势;同时与同行业类似企业对比,评估收入水平是否合理,以发现可能存在未入账收入的异常情况。 - 检查期后销售退回情况:查看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存在大量销售退回情况,若有,需进一步核实前期销售收入记录是否完整、准确。 4. 对于“计价和分摊”认定(其他应收款) - 检查账龄分析:获取其他应收款的账龄分析表,复核账龄划分是否正确,根据账龄情况评估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确保其他应收款在财务报表中的计价准确。 - 复核计价政策:审查公司对于其他应收款计价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如是否按照合理的利率计算利息收入等),确认其符合会计准则规定,并检查相关计算是否准确。 - 函证其他应收款:向欠款方发函询证其他应收款的余额、欠款原因等信息,核实账面记录金额的准确性,确认计价和分摊无误。 5. 对于“截止”认定(销售收入) - 截止测试: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销售交易凭证(包括销售发票、发货单、记账凭证等)进行检查,核对销售业务的入账时间是否正确,确认销售收入记录在了恰当的期间,防止出现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的情况。例如,检查临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发货单对应的销售发票开具时间和记账时间是否符合收入确认原则。 - 检查相关会计处理:查看收入确认的会计分录以及对应的原始凭证,核实是否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时点进行账务处理,确保收入截止认定的准确性。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以下是审计人员针对各管理层认定应实施的审计程序: 针对“存货确实存在”认定 - 存货监盘:亲自参与存货盘点过程,观察盘点现场,对存货进行抽盘,核对盘点数量与账存数量是否相符,以验证存货真实存在。 - 检查存货相关凭证:查看购货发票、入库单等原始凭证,核实存货的购入及入库情况,从源头确认存货的存在情况。 - 核实存货存放地点:确认公司所记录的存货存放地点是否完整,检查有无寄存在外、委托加工等情况的存货,确保所有应纳入盘点范围的存货都涵盖在内。 针对“应收账款归属于公司”认定 - 函证应收账款:向欠款客户发送询证函,要求对方确认应收账款的余额以及欠款归属等情况,获取外部证据来证实应收账款确属公司所有。 - 审查销售合同与凭证:仔细检查销售合同条款,明确销售业务中收款权利的约定,同时核对销售发票、发货单等凭证,确认应收账款形成的合法性及归属权。 - 检查相关法律文件:查看涉及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质押等相关法律文件,排查有无影响应收账款归属公司的特殊情况。 针对“销售收入均已入账”认定 - 顺查法:从销售业务发生的源头开始,按照销售订单、发货单、销售发票、记账凭证到账簿记录的顺序依次核对,确保每一笔销售业务都完整地记录在账上,不存在遗漏。 - 分析性复核程序:通过对比不同期间销售收入的变动情况、分析与销售量、销售单价等相关因素的逻辑关系,查找有无异常波动,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未入账的销售收入。 - 检查期后收款情况:查看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有与前期销售业务对应的收款记录,如有未入账的销售收入,期后收款情况可能会反映出来。 针对“其他应收款的金额记录于财务报表中,计价或分摊正确”认定 - 账龄分析与坏账准备复核:获取其他应收款的账龄分析表,检查账龄划分是否准确,按照既定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复核坏账准备计提金额是否合理,保证其他应收款在账面上的计价准确。 - 核对明细与总账:将其他应收款的明细账与总账进行核对,确保账账相符,再检查总账金额记录到财务报表中的准确性,防止出现金额记录错误。 - 函证其他应收款:向欠款方发函询证其他应收款的余额、性质等信息,通过外部核实来确认账面记录的金额准确无误。 针对“销售收入记录在恰当的期间”认定 - 截止测试: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销售交易相关凭证,检查销售发票开具日期、发货日期、记账日期等,确认收入确认时点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要求,保证销售收入被记录在正确的期间。 - 检查会计处理依据:审查收入确认的会计分录及对应的原始凭证,核实依据的收入确认原则是否恰当,防止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的情况出现。
2024-11-24
以下是针对各管理层认定情况审计人员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 1. 对于“存在”认定(存货) - 实地盘点:审计人员应参与存货的实地盘点工作,通过现场观察、点数、称重等方式核实存货的实际数量,并与账面上记录的存货数量进行核对,以确认存货确实存在。 - 检查存货保管情况:查看存货的存放地点、保管条件等,验证是否存在存货被寄存、代管等可能影响存货存在认定的特殊情况,同时确认存货有无损坏、变质等影响其存在价值的问题。 2. 对于“权利和义务”认定(应收账款) - 检查销售合同与相关凭证:查看销售合同中关于收款权利的条款,核对销售发票、发货单等凭证,确认应收账款的形成依据,证实应收账款确实归属于公司,而非代收代付等其他情况。 - 函证应收账款:向购货方发函询证应收账款的余额及相关事项,直接从第三方获取证据,确认公司对应收账款拥有合法的收款权利。 3. 对于“完整性”认定(销售收入) - 检查销售交易的完整性:从原始销售凭证(如销售订单、发货单、销售发票等)开始,追踪至记账凭证及账簿记录,确保所有发生的销售收入都已完整入账,防止出现漏记销售业务的情况。 - 分析性复核:将本期销售收入与前期进行对比,分析收入变动趋势;同时与同行业类似企业对比,评估收入水平是否合理,以发现可能存在未入账收入的异常情况。 - 检查期后销售退回情况:查看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存在大量销售退回情况,若有,需进一步核实前期销售收入记录是否完整、准确。 4. 对于“计价和分摊”认定(其他应收款) - 检查账龄分析:获取其他应收款的账龄分析表,复核账龄划分是否正确,根据账龄情况评估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确保其他应收款在财务报表中的计价准确。 - 复核计价政策:审查公司对于其他应收款计价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如是否按照合理的利率计算利息收入等),确认其符合会计准则规定,并检查相关计算是否准确。 - 函证其他应收款:向欠款方发函询证其他应收款的余额、欠款原因等信息,核实账面记录金额的准确性,确认计价和分摊无误。 5. 对于“截止”认定(销售收入) - 截止测试: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销售交易凭证(包括销售发票、发货单、记账凭证等)进行检查,核对销售业务的入账时间是否正确,确认销售收入记录在了恰当的期间,防止出现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的情况。例如,检查临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发货单对应的销售发票开具时间和记账时间是否符合收入确认原则。 - 检查相关会计处理:查看收入确认的会计分录以及对应的原始凭证,核实是否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时点进行账务处理,确保收入截止认定的准确性。
2024-11-24
以下是针对相应管理层认定审计人员应实施的审计程序: 对于“完整性”认定(销售收入均已入账) - 凭证追踪检查:从销售业务发生的源头凭证,如销售订单、发货单、客户签收记录等开始,按业务流程顺序逐笔追踪至记账凭证与账簿记录,确保每一笔销售业务都完整纳入财务核算,防止遗漏。 - 销售截止测试延伸:除进行常规的截止测试外,重点关注临近资产负债表日已发货但未及时开具发票等可能导致收入未入账的情况,通过检查后续的开票及记账情况来核实收入完整性。 - 分析性复核:对比分析各期销售收入的变动趋势、与销售数量及单价变化的匹配性,以及与同行业类似企业收入水平的合理性等,若存在异常波动,进一步追查是否存在未入账的销售业务。 - 检查销售退回与折让:查看销售退回与折让记录,确认其处理是否恰当,同时反向验证原销售收入记录的完整性,防止通过不合理的退回或折让掩盖未入账收入情况。 对于“计价和分摊”认定(其他应收款的金额记录于财务报表中,计价或分摊正确) - 账龄分析复核:获取并仔细审查其他应收款的账龄分析表,核实账龄划分的准确性,依据公司既定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检查各账龄段对应的坏账准备计提金额是否正确,确保其他应收款以合理的净值列示。 - 核对记账依据:检查每笔其他应收款入账时的原始凭证,如借款协议、代垫款依据等,确认初始入账金额的准确性,对于有利息等后续计量情况的,复核计算过程,保证计价合理。 - 函证核实:向其他应收款的债务人发函询证,核对欠款金额、性质、期限等关键信息,通过外部证据来验证财务报表中记录金额的准确性以及计价分摊情况。 - 检查后续收款与核销情况:查看期后其他应收款的收款记录,确认是否按预期收回款项,对于核销的其他应收款,审查核销依据及审批程序,确保整个计价和分摊过程符合规定。 对于“截止”认定(销售收入记录在恰当的期间) - 截止测试: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一段时间(通常是前后10天至15天左右)的销售发票、发货单、记账凭证等全套销售业务相关凭证进行详细检查,核对发货时间、开票时间、记账时间等关键时间节点,确保销售收入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原则记录在恰当期间,防止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 - 检查收入确认政策执行情况:审查公司的收入确认政策,核对实际的会计处理是否严格按照该政策执行,特别是对于存在特殊销售模式(如分期收款销售、委托代销等)的业务,检查其收入确认时点是否准确,确保收入截止的合规性。 - 对比相关指标:对比分析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存货收发等相关指标的变动情况,查看是否存在异常波动,若有异常,进一步深挖是否因收入截止问题导致,以此辅助判断收入记录期间的恰当性。
2024-11-24
(1) 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存在或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计价和分配、反映和披露。 (2)财务报表一般审计目标 包括:总体合理性;真实性;完整性;权利和义务;计价正确性;截止期正确性;过帐和汇总正确性;分类正确性;披露正确性;合法性。
2024-11-24
(1) 管理层财务报表认定:存在或发生、完整性、权利和义务、计价和分配、反映和披露。 (2)财务报表一般审计目标 包括:总体合理性;真实性;完整性;权利和义务;计价正确性;截止期正确性;过帐和汇总正确性;分类正确性;披露正确性;合法性。
2024-11-24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